听到孩子未表达的声音

听到孩子未表达的声音

全息聆听,我们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除了看到学生的经历了什么,如何成长,我们更要通过“听”来获取更多来自学生成长的信息。以便我们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老师们大多数“说”的多,“听”的少,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习得听的能力,而我们习惯于“说教”。我们该如何去聆听?聆听什么?

一个人在表达想法和需求的时候,会用一些现象,故事来描述,所以我们借助全息聆听这个能力看见他们的渴求和渴望。有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此时更需要我们做深度聆听。帮助他们发现内在的需要和渴望。

作为老师,听到孩子未表达的声音很关键。

听观点、想法。“铭泽太小气。”这是孩子的一个看法,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看法上,而去否定孩子的看法,劝说孩子对铭泽要有新的看法。而是深入探索他这个想法背后发生了什么。

听事实,“是什么让你觉得铭泽小气呢?”他的看法一定是发生了一些故事。

“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是不小心弄坏了他新买的文具,他就让我赔,还告诉我的妈妈。”

听情绪背后的渴望,当他被告状后,他觉得委屈和伤心,情绪背后有个需求,就是希望得到谅解,包容。

“当铭泽跟你妈妈告状时,你会觉得很委屈,因为你不是故意的。对吗?”理解孩子产生的情绪,听出他的情绪,他会感到你的理解。

听意图,他希望自己是好的,而不是破坏者。“我感受到你把文具弄坏,你会有些伤心,因为你希望你在铭泽心中保持好的形象。我也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你会有什么好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吗?我可以怎样支持你?”

“我会主动向他道歉,也会向妈妈说明原因,用我的压岁钱给他买一个新的文具,作为补偿。”

“我相信你是一个为自己负责的人,我会支持你,我也相信你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如果需要我帮忙,我随时都可以过来支持你。”

当孩子感受到你的倾听,他感受到了被理解,被支持,被接纳,他会有更大的想法,而为自己负责。

但现实我们却只听到表面信息,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去听,无法支持和教育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