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汉初三杰第一,一个真正把深藏功与名做到了极致的人
张良被刘邦列为汉初三杰第一,后世对其先佐明主建不世之功,后功成身退的传奇经历多有称誉。张良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韩报仇强秦第二阶段为帝者师,辅佐刘邦成就帝业第三阶段功成身退,从赤松子游,修仙学道,退出政治斗争的旋涡张良出身战国后期韩国大贵族家庭。祖父开地、父亲平相继相五代韩王。世代相韩的经历,使张良对韩国有着很深的感情;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显赫的地位,断绝了他的仕宦之途。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张良对消灭韩国的秦朝政权充满了刻骨仇恨。张良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从小对朝堂斗争、宫廷政治耳濡目染,深明君臣相处之道。韩国灭亡后,张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终于散尽家财求得一大力士相助,“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击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中,却击中副车而未获成功。此时的张良一直为韩国的复兴尽心竭力。但是随着秦末战争的持续,对天下大势有着深刻洞察力的张良很快发现,由于时代不同,天下一统已是大势所趋,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春秋战国那种诸侯割据的状态中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这一时期的张良,在思想倾向上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既有的兴复韩国的政治愿望仍然强烈,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诸侯割据很难重现,而他“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多不省”。这使他意识到沛公“殆天授”,他看到了刘邦统一天下的潜力和可能性。是按照自己原来的理想继续为兴复韩国而努力,还是顺势而为,辅佐刘邦成就大业,以实现发挥自己才能,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张良陷入了两难之中。项羽灭秦分封后,张良虽跟随韩王东归,继续为希望渺茫的韩国复兴而努力。直到韩王被项羽所杀,张良最初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无路可走,不得不投奔刘邦,为刘邦出谋划策,在辅佐刘邦统一天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为帝者师张良不属于刘邦嫡系的丰沛集团,出身又远远高于来自社会下层的丰沛集团诸人,这种处境是很尴尬的,如果举措不当很容易受到猜忌,因此他把自己定位为“帝者师”。张良最初破家求士刺杀始皇帝,博浪沙一击,震动天下,其胆略勇气可谓惊人。后来避祸下郑,遇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由此可见张良深通兵法韬略。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张良“亦聚百余人”,举义反秦。遇到刘邦后,“沛公拜良为厩将”。项梁立韩成为韩王后,“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后来张良又“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由此可见,张良是有很强的带兵打仗的能力的,并曾立下很大的战功。但在跟从刘邦之后,张良却再也不曾领兵打仗,“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其理由是“张良多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此前张良领兵打仗的事实就无从解释。张良的所谓多病也许是实,但并不严重,根本无法成为未尝特将的理由,恐怕更多的只是一种避免掌握军权,受到猜忌的借口。
张良洞察世事人情,深刻理解追名逐利的人心,他根据当时时代的实际情况,秉持实用主义,在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多次向对手诱之以利,通过利益交换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刘邦率军西进关中灭秦途中,打算攻打秦朝的晓下军,这时张良建议:“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织诸山上,为疑兵,令邮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结果大获成功,“乃引兵及秦军,大破之”。鸿门宴后,张良又利用项羽叔父项伯贪财的特点,把刘邦赠给自己的财物转送给项伯,替刘邦争得了靠近关中、地势险要的汉中地,为刘邦反攻关中乃至进而东伐项羽奠定了基础。汉五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约期共击项羽,韩信,彭越到期不至,导致刘邦大败。这时张良劝刘邦:“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既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尽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刘邦从之,遂破项羽垓下。张良的做事方法,既立足于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行之有效,又顺应了君主的处事风格,符合君主的战略意图,因此备受刘邦重视和信赖。张良深明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时刻谨言慎行,早早图谋自全之道。西归关中之前,张良是韩王之臣,并非刘邦臣下,却基于朋友之义多次帮助刘邦,为刘邦出谋划策。但是自始至终却从未见张良与刘邦的臣子有任何交往。除了垓下之战前为刘邦画策,以封爵土地利诱韩信、彭越共击项羽外,他与刘邦之臣既无交情,亦无任何的矛盾。这说明张良深明功利重臣相交是君主大忌。张良从不参与政治清洗。从汉六年到汉十二年,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相继被诛杀。在此过程中,被称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西汉立国过程中常出奇计的张良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在诛除韩信的过程中,另外两位重要的谋臣萧何和陈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消灭英布的过程中,陈平也跟随刘邦,多出奇计。显然,与萧何、陈平两人不同,足智多谋的张良不愿意参合到政治斗争,特别是诛杀功臣的残酷斗争中去,因为这不符合他一贯淡泊名利、远离纷争的处世态度。
天下安定后,张良虽然淡泊名利,多次表明自己不愿参与朝廷事务的政治态度,一心修仙学道,从赤松子游,但是最终却不得不卷入立废太子的纷争中去。吕后看中张良一向不在朝廷任职,置身于政治斗争之外,不牵涉朝堂利益纷争,认为他的劝谏才更有可能得到刘邦的认可。所谓疏不间亲,张良知道掺和皇家储位之争是作为朝廷重臣的大忌,况且也不符合他忍让谦退、明哲保身的一贯立场,但是迫于吕后的压力又不得不有所行动。于是他采用了一种迂回的做法,让吕后请出刘邦素所敬仰但却无法招致的四位隐士为太子站台,利用刘邦对这四位隐士的敬重来使他改变态度,后来果然收到奇效,使刘盈顺利保住了太子之位。这样,张良既未直接参与储位之争,以免引起刘邦猜忌,同时又用迂回的战略达到了目的。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笔者觉得,道家的贵柔知止的思想对张良不贪慕权势富贵、淡泊名利的自全之道有着重要影响。《道德经》认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做人必须要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做人做事如果不知适可而止,审时度势,必然招来灾祸。只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道家看来,追求功名富贵除了延祸及身外,没半点别的好处。张良作为道家人物,深请此中要义。《道德经》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家的隐逸思想对张良在天下安定后一心求去,从赤松子游的人生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张良是道家入世济民,出世隐逸思想的早期模范实践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