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娜、张伟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琳娜是北京西站036候车室第五代传人。十八年的时间里,她坚持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爱心服务,用心书写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2002年,王琳娜刚参加工作便进入到036候车室,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她很快适应了这里忙碌的节奏。当她看到旅客的殷切目光,感受到师傅的满腔热血,她就暗下决心:“只要旅客需要,我就要全力以赴为他们排忧解难。”
她在036候车室工作的十八年里,帮旅客垫付过票款,救助过突发疾病的旅客,帮助过离家出走的小孩顺利回家,迎接过两个小生命的到来,至于用轮椅接送过的旅客更是数不胜数。她是残疾旅客的拐杖,是盲人旅客的眼睛,是老年旅客的贴心孩子,更是坚强小生命的守护者。
2019年6月29日,王琳娜接到通知,G404次列车有一名出生仅一个多月的婴儿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多种病症,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从列车转运到救护车上,否则将有生命危险。转运过程十分艰难,接到通知后,她立即规划最短行走路线,为婴儿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前到北广场接应救护车,自己则带领着036候车室的客运员们,早早等候在站台上。 列车到达后,大家一路配合,以最快的时间将婴儿安全、顺利地送上了救护车。
身为036第五代传人,在重点旅客帮扶中,她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她始终走在前、干在前,做实做细。她组织制定班组岗位作业指导书,提高了职工间配合的容错率;改进工作机制,使接送旅客数量由每班70多人上升至100多人;提炼实践“三勤服务法”和“全程服务法”,将服务落实到细节。在她的带领下,036班组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所带徒弟郝威新等十余名同志获得集团公司级“服务明星”和“先进个人”。
王琳娜深知,在科技引领的时代,服务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她带领成员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开设北京西站官方微博及036爱心微博旅客预约窗口,接受重点旅客预约服务8000余次;实现英语手语双语服务,并推出服务反馈卡,形成旅客服务的闭环反馈机制。
作为“王琳娜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她依靠创新平台,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围绕车站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实施了系列创新工作,形成多项创新成果。如研制的电动轮椅,每日每台可接送重点旅客40余人次,减轻客运员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已经成为036候车室客运员们的必备利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琳娜主动请缨,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组织成员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对候车室区域全面消毒、落实设备的“一客一消毒”制度,并带头编写疫情防控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过往旅客。在一件件具体工作中将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全力守护旅客出行安全。
2000年,张伟从湖南株洲铁路电机学校毕业,进入天津机务段检修车间车电组工作,负责机车牵引电机检测、更换电机碳刷等工作。
入路后,张伟从基础开始,白天跟师傅学作业本领,下了班恶补机车检修理论知识。有不懂的地方,他就追着人问;一有任务,就第一个往前冲,越是脏活累活难活,他越乐意干。几年下来,张伟积累了不少经验,逐渐成长为车间的技术骨干。“那时候对我来说根本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每分钟对我来说都是珍贵的,每天的生活就是学技术练本领。” 张伟回忆说。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发展,和谐型机车被广泛运用,许多新型配件陆续出现,爱钻研的张伟紧跟铁路机车检修发展形势,为了搞明白这些配件的原理,一有时间他便学习配件资料、研究产品说明书,没有资料的就分解配件进行实际测量,很快掌握了和谐型机车的检修技术,是段里为数不多的技术带头人。
夏季气温升高,为保证机车风机作用良好,作业人员需手持风速测量仪在狭窄的车底风机出风口处进行检测。为了让作业更方便安全,张伟对手机自拍杆进行改造,加宽支架、加长杆身、调整电源插孔、改变按钮位置,制成新的“加长版”手持风速测量仪。
几年来,张伟研制的“HXD2B型机车电暖器电机防护罩、机车QCC1—15.10D型电磁接触器动触头传动架拆装工具、直供电接触器硬塑传动架改造”等40余项创新成果,均推广应用到运输生产工作中。其中“HXD2B型机车电暖器电机防护罩”技改成果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奖”。
2015年初,天津机务段以张伟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车配件检修与和谐型机车配件自主修”。工作室成立后,张伟的干劲更足了,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坚持每周去现场调研,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立项攻关,通过技改创新为确保安全、节支降耗作贡献。今年起,他们还在全段范围内开展了“和谐机车维修技术大讲堂”,共完成26次授课,累计200多课时,参培人数700余人。
视频:付政 李鹏炜 耿超 马韵楠 徐强 杨晓霞 苏畅
图文:马韵楠 徐强 杨晓霞 孙永峰 郑艳亭 赵康
编辑:苏畅 王玉成
京铁手机报20201123期
京铁手机报20201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