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剑波”与德阳“二重”
众所周知,德阳市在上世纪的大三线工业布局以及迈向现代化工业大国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今日的中国文坛,同样有它厚重且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三线精神”与“英雄主义情结”等特定符号,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沉淀,是催生这座重装之城稳步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也许有人会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战争后期团参谋长少剑波带队在东北剿匪的故事,与德阳的三线建设风马牛不相及,将一部文学作品与一座城市生硬地放在一起类比,似乎显得牵强附会。可仔细梳理之后,一个熟悉的名字——曲波(少剑波原型),早已将这座因“三线”建设而崛起的装备制造之城与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58年,德阳工业区初建,已由军队转入地方工业部门工作的曲波,风尘仆仆地从北京一机部设计院奔赴西南小县城德阳,担任原西南重机厂(二重集团)的副厂长。正是在德阳这块如火如荼三线建设的广袤土地,曲波相继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姊妹篇《桥隆飙》及长篇小说《山呼海啸》的写作。与此同时,他还完成了工业题材小说《热处理》《争吵》的创作。
至今,坐落在德阳建院校内的德阳市地标建筑之一——“曲波旧居”仍默默地见证着曲波先生在德阳二重厂担任副厂长期间,工作、学习、创作的点滴生活。
彼时,国家的工业基础尚且羸弱。可以设想,面对陌生的机械行业,曲波应该属门外汉。毕竟转型初期,他并没有接触机械工业方面的相关知识,甚至说他还不清楚化学元素“碳硅锰磷硫”在各种材料中的含量配比;他也不清楚热处理工艺中各种材料经正火回火淬火能够达到哪些机械性能要求。然而,从他能写出专业性较强的工业题材小说《热处理》来分析,曲波先生是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勤于学习新事物的。他完成了从一名军人向企业管理者角色的转换,并快速地融入到共和国建国之初的经济建设大潮之中。在他心中留存的“英雄主义情结”已转化成建设工业企业的那份“三线精神”。
“三线精神”源自于上世纪三线建设期间,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归纳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如果说二重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像一条蜿蜒曲折奔腾不息的大河,那么一代又一代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二重人就是汇入这河中的条条溪流;每个年代不断涌现出来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就是那激情绽放的朵朵浪花。
从七八十年代力主自主制造“国产第一台轧机”整机装备的副总工程师彭健,到十多年间冶炼的每一炉都是合格钢水的炼钢专家王启德——“王权威”。
从建厂初期所有机器设备都来源于老工业企业的支援,到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八万吨模锻压机”,以及自主研制的AP1000第三代核电主管道。
从过去单一工种评选而来的劳模先进,到如今的“胡应华”“肖绍军”“何朝锐”“龙一刀”等中青年一代大国工匠引领的“创新团队”。
2017初,国家国防科工局授予中国二重“大型航空模锻件研制团队”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团队的荣誉称号。该团队以8万吨模锻压力机为平台,为先进飞机及发动机研发了一大批材料先进、结构复杂、控制要求高的钛合金、铝合金、超高强度不锈钢及高温合金模锻件。其中投影面积最大的钛合金整体框实现了自主可控。截止目前,中国二重已申报了七个省部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申请了近百项机械行业的专利,拥有“模锻技术研究所”和“国家材料工程实验中心”两个科研中心。
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二重人历经沉浮,披荆斩棘的一步步走来,不仅研制成功国内诸多的“首台”“首套”等大国重器,还打破了中国工业“受制于人”和“被国外卡脖子”的尴尬难题。中国二重,已从最初的“母机”生产企业,到如今涵盖风电核电石化民品军品等重大国家项目的研发。这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中国二重的延续与传承。
以《林海雪原》为代表的文学经典所弘扬的革命英雄主义,不仅是滋养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有机钙质,而且是涵育当代人人格品质的丰富养料。一部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英雄主义色彩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劲生命力,与“三线精神”在二重的创新传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全国知名的大作家,一个潜心做事的企业副厂长,曲波先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英雄主义情结与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三线精神”都是时代赋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特质。时至今日,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坚守,传承下来,熠熠生辉,已转化成新时代二重人的创新原动力。这不仅仅是“二重”的荣幸,也是工业智造装备之城——德阳市的荣幸。
曲波,白山黑水之间曾留下他战斗过的足迹,三线企业有他勤勉工作的手稿记录。他是一个披上战袍可战斗、穿上工作服可生产、拿起笔来可创作,集战斗英雄、副厂长、大作家于一身的人。斯人已去,历史渐远。无论是一个企业秉承的“三线建设精神”,还是一个人的“英雄情结”,都如一部部经典的传世佳作,必将在人世间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