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工匠学专业精神
闲来无事,翻开文档,这是2016年春的一封信。寒假期间,学校邀请木工、水泥工来来建书房,联想到了工匠精神。更有意思的是,因为政府工作报告,几天后“工匠精神”就成了热门词。实在是很凑巧的一件事。
向工匠学专业精神
——给老师们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工匠,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平时我们经常碰到的有泥水匠、木匠等,他们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的专业规范和行为准则。深入分析,作为教师,我觉得应当要向工匠学习专业精神。
(一)守时
工匠每天都特别早到主人家,中午休息的时间大抵都差不多,下午下班也都是日落而归。这样的一种上班作息时间,不需要主人去叮嘱,而是各类工匠自觉的行为。作为我校的年轻老师,我们应该要向人家学习这样的“守时”态度。儿时家里盖房子,喜欢看泥水匠在添砖加瓦,其中一工匠的特点还印在脑海里——每一天不管什么天气,他总是要完成900块砖头左右。这样的数字已经成为他一日工作的标准了,从早上到晚上下班,他都要数一数自己所做的砖墙。他说,作为泥水匠,拿主人家的工资,就要对得起主人家。
我们有一些年轻老师没有准时到校,还认为反正第一节没有课,没有必要来学校那么早。看了工匠上班,也许就能体会一二了。寒假期间,有几个工匠在学校里维修,我看见每一个工匠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今天一天工的准备。泥水匠拿个砖刀敲敲昨天完工后的一些粗糙的混泥土;木匠把自己今天要做的材料进行了归类;有的甚至把自己上午要喝的茶水也给准备好了。
那么作为老师,哪怕第一、二节没有课,我们准时到校,应该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到。比如看看今天的教材,泡一壶茶调理一下自己的状态,也可以梳理一下昨天的得失。我们不能把自己定位为就是上一节课,主课的老师外加改一改作业,就是我们老师的工作了。哪怕什么都不做,你早早地来学校,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你也能给孩子们带来一种内心的安定和安全感。老师们,守时,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底线。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挺起胸膛做老师。
(二)专业
无论哪一个行业,非本专业工匠是很难替代的。木工有木工独有的工具和工序;泥水匠也有泥水匠唯有的手艺和器材。曾经听温州某校一厨房的阿姨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里就体育老师最轻松了,他们那样教,我也会。可惜了我不是正式老师,拿不了他那么高的工资。”之前,我也曾经看过一些专业的音乐老师,提着录音机到教室里放放磁带。上述这两种老师都是非常容易被人替代的,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专业属性。如果一个体育老师可以被厨房阿姨替代;一个音乐老师可以用录音机替代,那么我们的专业还有用吗?我们还能被称为老师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让我们不断努力,逐渐逐渐和我们的职业更加匹配。
(三)合作
匠人和匠人之间非常讲究合作的。在工匠中,要是这个人喜欢偷懒,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偷懒的人是没法合作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工匠往往都是一个个团队的,他们都有固定的成员,这样彼此间更加熟悉和了解,为的就是更好的互相合作。
我们这个职业更需要合作,比如一个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而搭班的其他老师都不注重,那么这个班孩子的习惯是很难养成的。所以,教育的事是大家共同的事业,是需要我们同事之间彼此互相紧密合作,才能可以完成的事业。正所谓,全员德育就是这个道理。
(四)精致
学校让广告店替我们做了一些展板,拿过来的展板边角粗糙容易割人,因为这不是木匠做的;而木匠替我们做的东西,哪怕我们没有提出要求,他也会帮我们用砂纸把边角磨光滑。“精致”这是工匠对自己的一种职业追求。因为更多的时候,他需要以此来赢得客户。
教育更是细致的活。我经常看到一些教室里头的多媒体的显示屏上有一层厚厚的灰尘,几乎是不能看见显示的内容了。可是我们有的老师依然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教书十多年来,我也曾经见过有的班级里地面垃圾成堆,班主任却毫无知觉。走进一些同事的宿舍,那场面真叫惨不忍睹。教育无小事,这些细节的处理往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敬业程度。一个人敬业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高度。精致一点,我们的办公环境也会舒适点;精致一点,我们的心情也会因此舒畅点。
向工匠学习吧!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六〇年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