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杂文之131:漳州龙眼的古早味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如果说,天宝有香蕉、浮宫有杨梅、九湖有荔枝和八卦芦柑…那么,我的故乡龙文及梧桥…那是漳州龙眼的传统果区或产地。虽然这里龙眼名气没有"同安龙眼"出名,但在十七岁的出外读书工作之前,农历七月成熟的老家龙眼,是我挥之不去的乡味…因为这龙眼,让我知道"果子"的美妙!
老爸种在家里的龙眼就像露天冰箱,想吃多少摘多少(女同学莲子说的)
老爸在漳州出售生产队分的龙眼
我的父亲曾经这样蹲在漳州新华东的牌坊边,用希翼的眼神,等着市里人把筐子里的龙眼卖走,一斤人民币一角左右(七十年代的钱很大),我们小时候能吃到的龙眼,是夜间一粒一粒从树上掉在地上捡的,或者自己爬上已摘过的生产队龙眼丛,去捡一些漏摘的遗果…看看莲子女同学在自家乡村别墅…品尝父爱的成果…对我而言,那是小时候的奢望!
连战的故乡——马崎村龙眼“满枝头,大丰收了。”
那些年,梧桥村的龙眼可出名了,老祖宗在清朝顺治年间(1661年),从石码埠大埕社区接受清廷《禁海令》而内迁建社…我相信,自始祖开基云洞岩西麓盖房子时,就在房子的四周配种龙眼树……夏天来了,好让子孙后代去树下纳谅…缺柴烧时,随便去龙眼树下扫一扫树叶、捡一捆落地的龙眼老枝…嘿嘿嘿,厨房上面又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到了传统的七月普度鬼节,乡亲们从龙眼树上摘些"旺来味"的好品种正成熟的龙眼,摆在自家门口桌上,点燃三柱香…恭敬天上游魂、地下野鬼、堂前祖公…外婆说“来尝尝、尝尝!保佑一家大小、出入平安大赚钱!”
这老祖宗种的龙眼,很少有“钮仔”龙眼,都是比较大粒的、好吃厚肉的漳州龙眼,漳州龙眼作为生果吃不完时,还可以晒干或烘干,去壳剥肉弄成龙眼干——"桂圆肉"…过去,我老家西溪对面的颜厝古县四个村庄,便是漳州南郊最著名的"桂圆"加工专业村…这里的桂圆肉远销大江南北甚至南洋海外市场,很早在明朝就出了名…听说北方人特别喜欢南方的桂圆肉,这桂圆肉干是妇女坐月子必备的补品…在那改革开放前的贫均年代,提点"桂圆肉"一一龙眼干去送礼,无疑会很容易被笑纳,而走通后门办成好事的…
不过,小时候,这房前屋后,甚至有点遍野感觉的龙眼,我尚未领略这满满的绿叶垂果,寄托着多少宗功祖德呀!这不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荫蔽,更有生计和生活的乡韵野味…这甜的龙眼肉汁背后,却有一种和龙眼树颜色一样,不靠近就很难发现的大只"毛狗虫"…小时候爬上龙眼树,一不小心抓树枝往上爬时,手掌抓着带毛有刺的“毛狗虫"…便会被惊悚吓煞…有时连虫带人从树上甩下来了…不是伤筋骨就是手脚鲜血淋漓…太可怕了,这死了还放"青屎"的黑褐色大毛狗虫…现在,还不时把我从睡梦惊起,心有余悸呀!…女同学,莲子…妳可小心哦
“毛狗虫”
现在,回想起来,人生的记忆,特别深刻的,要么是香甜的,要么是恐怖的…而老家梧桥的龙眼,是我终身的乡味记忆,还带着挥之不去的乡愁情愫!
马崎来石码卖的龙眼、米蕉一口价4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