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的科学:静坐冥想可以改变大脑(一)

“为什么爱动脑子的人,更容易喜欢静坐?”

“为什么静坐冥想,能让人增智慧?”

对于初学静坐的人,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我力求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感悟。

一个看似很傻的、很低级的问题:

“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真’吗?”

有两个知名的故事,与这个疑问有关联:

“盲人摸象”: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在世界各国流行,有不少版本。但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凭局部认知,片面的经验,就做出自认为是真理的判断。中国的类似成语还有:以偏概全、坐井观天、管中窥豹。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叫“濠梁之辩”,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思想家庄子和惠子的一次辩论,主题是“河中的鱼是否快乐?”大意是:两人游玩中在一座桥上停下来,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这鱼在水中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问。庄子答:“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第一个故事涉及两个概念,什么是“真实”和“真理”?你摸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对于你来说当然是实实在在的,是真实的,我们称为“感知”,由感官而得到的知识。但是,这些感知往往不是“真理”的全部。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中,就涉及一个主观观察者“人”,人要通过五官或者仪器设备等某种媒介,来认知真理。其实,我们总结的所谓“真知”,永远是有限的、局部的、不完全的。

比如,我们肉眼看到的“可见光”,只占整体电磁波段的不到1%,其它诸如紫外线、红外线等,我们都看不见。在它们面前,我们是“盲人”。人耳一样,我们听不到绝大多数的声波,如超声波、次声波等等,就像“聋子”。我们只有随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才会相对全面的看待这个世界。

第二个故事让我们思考:“我们人的认知,能代表这个世界吗?包括其他生灵。”人都是自我的、倔强的,都坚定相信自我的感知、认知和经验,不大可能换位思考。

我们观察到的其实并不是自然本身,

而是自然对我们所提问题的一种反映。

——海森堡 量子力学主要创始人(德国)

“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发现观察者、仪器和客体,这三者不可分割这一基本问题。”物理学家海森堡和波尔还说了这样的话。科学家的话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物理学是科学的基础之一,物理学的进步,也给与我们更多的判断依据。

我们发现,并不能建立一种没有人类参与的、绝对客观的科学系统。也就是说,科学其实离不开“人心”。“尽管科学是人类所创造的知识系统中最美丽的一种,但并不代表真理,只是‘共识’中的一种。”

人是有局限的!我们受到感官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诸多限制。

人是很自我的!为了保持安全舒适感,我们创造一种语境,一种拟态环境,力求来解释客观真实。

人类掌握的一切知识,并不可能代表全世界。而有智慧的人,总想更全面、更深刻的观察和解释这个世界,总想找到一个更好的视角和尺度。

单单一个人的视角,是自私;

单单一个群体社会的视角,是狭隘。

能否超越自我、甚至超越我们人类,拥有大智慧,用一个新境界看待这个世界呢?

我们有理由猜测,当进入某种深深的入静状态时,不论对声波还是电磁波,我们的感觉灵敏度都可能大幅度提高。

——张长琳(物理学教授)

所谓的“大智慧”,就是能够更全面、更深刻的看待这个世界的能力。拥有大智慧的智者,能够跳出自我视角,认知更接近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更接近真理。

人进入超然的入静状态,会感受到与正常情况下感知不一样的世界。若用文字和逻辑来说明,大概是这样的:

1、本心:单纯面对自我,更少的受到外在客观的直接影响,更容易凭直觉和良心;

2、心空:清空了已有的“知识”,也就超越了个人经验和记忆的局限,圆融通达,好像可以随时互动于一切,具有灵动感;

3、无我:慢慢忘记了身心,好像一切都连在一起,极大的宇宙和极小的细胞都互通着,更加超脱;

1、当下:不再更多的想过去和将来,只有此刻的一呼一吸,觉得这就是永远。能更好的理解时间和空间;

2、愉悦:身心清爽、灵光、欢喜,一种积极的慈善的力量。

入静状态是一种“万物互联、息息一体、刹那永恒、光明良善”的感想世界。这种充满灵性的体验,有学者讲是“波的共振”,是脑波同步现象,也叫合一性。最细微到最广大,全被同步连结,由身心的最深处,通达到广漠的宇宙,时空通联。

“通了!”

“得道了!”

也许就在描述这种体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