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见昆虫---6中华大刀螳
中华大刀螳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螳螂,也跨洋到达美国,适应力强。
中华大刀螳学名:Tenodera sinensis,又称:中华大刀螂,华刀。成虫体大形,雌性明显大于雄性,暗褐色或绿色。雌虫体长74-120mm,前胸背板长23-28mm;雄虫体长68-94mm,前胸背极长21-23mm。头三角形,复眼明显,大而突出。前胸背板前端略宽,于后端,前端两侧具有明显的齿列,后端齿列不明显;前半部中纵沟两侧排列有许多小颗粒,后半部中隆起线两侧的小颗粒不明显。雌虫腹部较宽。前翅前缘区较宽,草绿色,革质。后翅略超过前翅的末端,黑褐色,前缘区为紫红色,全翅布有透明斑纹。足细长,前足基节长度超过前胸背板后半部的2/3,基节下部外缘有16根以上的短齿列,前足腿节下部外线有刺4根,等长;下部内线有刺15-17根,中央有刺4根。卵鞘楔形,沙土色到暗沙土色。长14一30mm,宽13-18mm,高13.5-19.0mm。由许多卵室组成。卵粒金黄色,长椭圆形,一端稍宽。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5一6龄开始长出翅芽。1龄若虫体长8~12mm,2龄13一15mm,3龄16-20mm,4龄21-26mm,5龄31一36mm,6龄41-56mm,7龄54-73mm。
螳螂“细腰肥臀”有魔鬼身材之称。从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及灵敏的“螳螂拳”不难看出它们是凶猛的捕食者,可以靠具刺的捕捉足牢牢捉住猎物。雌性螳螂有“食夫”的现象,会在交配中把雄性吃掉,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寻找食物的成本,而雄螳螂并非心甘情愿被吃掉。上海地区常见的螳螂种类还有狭翅大刀螳、棕静螳、广斧螳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