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彝录「汝窑鉴识秘籍」第八章 浆胎篇
史称的汝窑,大部分是浆胎。
北宋宫廷自置窑场生产汝窑,完全缘于北宋皇室对礼器的诉求。
由于祭祀美学,礼制规格的需求,北宋官窑的汝窑生产不得不在制作盘类器(祭祀器中的牙盘数量占汝窑产量的极大比重)时使用滩浆单面吸附模制工艺。
北宋官窑的滩浆单面吸附模制工艺里有两种古代手工制坯没必要出现的特殊材料——石膏和焦炭,在北宋官窑窑场,石膏因吸水而不溶水参与了“澄泥为范”,焦炭因视密度0.8~1.08kg/cm3,与水相当参与了“悬浮瘠料”。
学藏两界对北宋时期到底有没有灌浆工艺的质疑,皆源于现代灌浆工艺中有两种材料宋代不可能有的推测,一个是石膏模具,一个是浆料所需的悬浮剂。
我们可以观察到,石膏和焦炭在清宫旧藏的汝窑作品上留下了确凿无疑地物证:
1、 存世的汝窑胎内均匀夹杂着未热解的焦炭颗粒;也就是我在窑彝录前面说的“香灰胎”
汝窑瓷片
台北故宫汝窑
台北故宫汝窑
2、 由于石膏在北宋官窑窑场使用量大且普遍,窑工可能是无意间发明了使用石膏做支丁,石膏熔化温度1450℃,支丁裹釉烧制,断口规整,造成现在存世的大多数汝窑是石膏支丁。
苏富比拍卖汝窑 石膏(CaSO4)支丁
清宫旧藏汝窑 石膏支丁
民藏汝窑 石膏支
石膏支丁,肉眼观察,可见支丁断面呈现粉态风化表面,且微下凹,光谱仪可做无损硫酸钙元素分析,也可简单地用尖物扣划支丁断面,试其硬度是否和石膏相当。
3、 北宋官窑汝窑的胎大部分没有揉制特征,而是浆胎,具有流动成胎特征(胎内没有传统手工制坯皆有的叠缝或扁气泡)。
手工制坯与流动成坯的内部空隙形状特征,可用肉眼对瓷器断面进行仔细分辨观察。整器可用超声波无损观测分析。
读者要注意,清凉寺的出土器不是史称的汝窑,而是旧汝州的民窑青窑器,和北宋官窑的汝窑作品数据有很大的不同。这正是我写《窑彝录》的目的。
史称的汝窑,也就是北宋官窑的汝窑,除清宫旧藏中存有,及大拍出现外,大部分都在各种收藏形态的垃圾堆里。藏学两界正派人物都不屑正眼看它们。
现代的汝窑理论千疮百孔,破旧不堪,业内专家心里很虚,面对无名来历的汝窑,没有出土证据和一百年左右所谓名人的“流传有序”,专家都不会评头论足,炫耀学识,而是尽量少睁眼、不张嘴,只摇头。这些人只会在馆藏面前装模作样地赞美惊叫,没有本事在垃圾堆里一眼拎出一件真品。
图中这件葫芦形器很小,高约12厘米,没有一只圆珠笔高,明显浆胎模制,几天前朋友家去玩见到的,收藏链源头估计离不开地摊。现在主家到手价应该也不会超过几百元人民币。
垃圾堆里的北宋官窑汝窑作品也许扛得住任何仪器的检验,但绝不会得到任何一个专家的肯定,这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时代
p.s. 文中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