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惠州桥西!
第三期 品·味桥西
每一个惠州人
都会有一段桥西的记忆
品·味桥西
相信很多惠州人都和我一样,以为桥西=西湖。其实认真看看桥西街道的划分,你会发现南湖、南坛、数码街、下埔、麦地、花边岭、黄田岗这些地方都属于桥西。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分不清这些地儿划分归属的。
想要深入走读桥西街道真的不容易,因为桥西是惠州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的街道。
1600年前,隋朝在梌山(现在的中山公园)设立总管府,至清末的1400年间,梌山一直是惠州乃至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中心。
Ο 桥西随处可见的各种牌
想要重寻府城遗址西湖对面的北门直街是必经之路。北门直街连接了府城和惠州北城门(现在的朝京门),这条不长的街道就像一个时空隧道,一下子把人从喧闹的马路带入宁静中,历史的味道从道路两旁极具年代感的店铺中就能感受到。
Ο 北门直街 / 街道不长,但是历史很深
大概在今天中山纪念公园的位置便是惠州府城的遗址,下图便是右侧便是惠州府衙,左侧兵勇正在护着官员出巡。
Ο图源网络,摄于1887-1901
认真看上图府衙门前的石狮,如今那只石狮仍然伫立在中山纪念公园里
历史上的中山纪念堂和今天的中山纪念堂
其中最著名的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苏东坡在梌山的野吏亭上面品尝荔枝写的。
Ο1938年 俯瞰惠州府城北厢
2007年中山纪念公园重新整修后,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这个藏在老居民楼里的一处公园,虽说小北不是桥西人,但是小时候没少在这儿玩,时隔多年重走回此处,回忆涌上心头。
Ο中山纪念园
公园中心的礼堂还是原来的样子,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小时候在这礼堂看电影的情景呢?
从宋代开始惠州府城就有城墙,后来经历了扩建、维修、拆毁、重建,经考察,在滨江西路的残垣大部分砖石为明代遗物。
Ο清朝惠州府城北面临江城墙和今天城墙对比
Ο现朝京门上的古城墙
Ο现朝京门上的古城墙的砖
想想自己身在这历史古城里,走在城墙上甚至会有一种“小西安”的感觉,每天穿过朝京门都像在穿越一次惠州的历史。
Ο古今朝京门对比
这段城墙见证了惠州的风雨,斑驳了惠州的岁月。希望有一天,惠州的明城墙能像西安古城墙被大家重视起来,成为惠州的又一个骄傲。
Ο供图 / 珏对萝卜 西安古城墙
比起明城墙,东新桥的历史就丰富许多。最开始的东新桥是苏东坡倡议并捐建的,由木船架板架起的铁索浮桥,有点儿像下图的样子。
Ο摄于1918-1924,远处的文笔塔清晰可见
1939年,新建的东新桥被日军炸毁,聪明的惠州人又重新搭建起浮桥,看下图远处还剩下两个被日军炸剩下的桥墩。
Ο摄于1939年9月
现在的东新桥经过重建、修缮已经成为桥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Ο 2005年的东新桥
Ο 2018年的东新桥
感谢苏东坡为惠州做出的贡献
历史对于年轻人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但回忆却能轻易波动年轻人的心。如果说北门直街就像北京的长安街,那么金带街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在北京王府井了。
Ο金带街
金带街作为“九街十八巷”的主街之一,宛如一条带子一样,故名“金带街”,从空中看能很清晰得分辨出金带街
Ο空中俯瞰金带街
在老一辈惠州人的眼里,无论惠州怎么发展,金带街这一片始终是他们的“根”,不要看这里的每家每户的门很小,但其实都是“深宅”,从航拍图可以看见宅子很“长”。
Ο金带街密密麻麻的巷子
巷子很窄,家家户户都是门对门,不像现在的楼房追求楼间距,那时候更多的是一份邻里情,开了门就是街坊。
Ο金带街
在金带街住了近50年的老婆婆见到小北,向我叨起她在这里的生活:周边只剩下几户人家,自己家里也只剩她与老伴俩人,子女都已经外出不与他们一起居住了。但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金带街对她来说有深深的情怀。
相对于祖祖辈辈都在金带街,南坛和麦地则年轻许多,最开始很多厂和单位房在南坛落地,爸爸辈的人就此在南坛附近开启新生活。
“你对南湖有什么印象?”“跑南湖呀!”很多南坛人都不约而同的跟我说起这个点。在80年代,南湖周边都还是一片泥泞,跑起来特别辛苦,但也成为印象最深的一个点。
如果说金带街和南坛是父辈的记忆,那么西湖、滨江公园和步行街绝对是我们90后的记忆。小北不是桥西人,但童年相册半本都是在桥西拍的,没有一张这样的照片都不好意思说在惠州长大。
Ο小北童年照片,摄于1998年滨江公园
从历史照片来看,古时候的西湖塔下还有农田,而现在的西湖在今年已成功获颁5A景区
从87年前桥西拍摄的照片看,当时的人怎么想都想不到现在那个位置有一条步行街吧
Ο图源网络,摄于1930年前的桥西
Ο2018年的步行街
惠州步行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本地人、外地人的足迹,这里曾留下20年前打工者的美好时光,也留下了所有来惠州、逛惠州、爱惠州人们的美好回忆。
Ο图源西柚@有空来瞧
1998年6月,下埔滨江公园建成,随后在周边数码街、美博城慢慢兴起。
小时候,坐在新买的“小车车”上,年迈的奶奶在后面用手护着;穿着旱冰鞋向一旁陪伴的父亲炫耀刚刚新学会的“溜冰技巧”;坐海盗船前拍着胸膛保证不哭的自己,最后哭哭啼啼地从海盗船上走下来……滨江公园就是我们这些90后心里的“欢乐谷”
。
如今,数码街美博城一带的热闹已经慢慢褪去,但褪不去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尽管不是桥西人,但我有属于桥西的回忆。
在桥西的深处深藏着很多很多的老手艺,还记得在金带街里做旗袍的那个师傅吗?
魏国忠,用近50年的坚持让旗袍被更多人知道
魏师傅的故事,戳这里:【惠州守艺人】金带街这位师傅,用近50年的坚持,让旗袍被更多人知道。
在桥子头15号的二层小楼里,“绮云阁”第五代传人王伟华专注地处理着手中的墨画,手裱字画这门手艺,他已经做了30多年。
80年代末,他开始独立承担绮云阁的装裱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
王师傅背后的故事,戳这里:【惠州守艺人】有料到!惠州这位师傅一出手,普通字画马上高逼格
苏定明,用一把剪刀让惠州剪纸走出国门。
将祖母和母亲传下的惠州剪纸传承下去,是苏定明这辈子最大的事业
在此文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惠城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城区、档案局和桥西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能够翻阅到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照片,使本文图文资料能够丰富、充实。感谢,感激!
桥西就是这样,悠久的历史夹杂着现代的气息,山清水秀、古色古香桥西是“岭东雄郡”最扎实的底气。每一个惠州人都会有一段桥西的记忆,如果没有桥西,我不会爱上惠州。
编辑 | 西小北
视频 | 西子影像
摄影 | 西小北、西小ju
出品 | 西子影像、西子湖畔新媒体中心
感谢桥西街道办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