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你是谁”,也许“想活成什么样”更重要 ——《突破天性》│ 书海遨游 No.20036
书海遨游 No.20036
推荐指数:☆☆☆☆☆
比起“你是谁”,也许“想活成什么样”更重要
——《突破天性》
原书阅读:386分钟
本文字数:1,815
本文阅读:5分钟
你有没有做过心理测试?
如果有的话,那十有八九就测过你的人格。现在流传在坊间的很多心理测试,大多都和人格有关。同时这似乎也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即“你/我是什么类型的人?”。
人格,即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按照作者的关注点更多的是,人格建构(personal constructs),即“你用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视角”。
作者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认知理论家关注的是你在想什么,行为主义者关注的是你在做什么,而我的方法本质上是在问'你认为你在做什么’。”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关注点之间的差异,这就是能够“突破天性”的关键。
如果只是关注“你是谁”,无论结果是什么都会暗含一个前提,即你要扮演好这个角色,甚至是无法改变的。人格最根本的是跨时间和跨情景的特性,也就是说基于人格的相对稳定,我们才会有人格心理学这回事。但并非是跨所有时间,或者跨所有情景,更重要的是也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稳定。
所以作者通过了分析很多要素在不同时间、情景下的实验研究,进而将对于人格的固化测试,转向到对于“你认为你在做什么”的更富有弹性的思考。也许相对于标签来说,如何应用才是关键。
特别是在前半部分对于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测试(MBTI)的分析,从实验数据上指出了使用MBTI的许多局限。在人格测试这件事上,也许弹性更大的大五人格(CANOE)才是更加接近于真实状态的。
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说的一个观点,还蛮符合这本书的调性。之所以现在那么多公司和个人喜欢MBTI,乃至DISC,只是因为关于这个模型已经开发了很多简便实用的工具而已,并不代表模型本身能够适用那些环境。相对于效果,也许简便是人们更喜欢的特质。
回到书中作者也以此更加细致的讨论了大五人格的五个要素(即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即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和外倾性Extraversion)中的各种与时间和环境有关的弹性部分。也以此引用了许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格研究与评估研究所(IPAR)的研究结果。
就比如自我监控的部分,“应该从自我监控如何促进或阻碍适应性功能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监控的需要。”可以看出作者讨论这些特质的初衷还是在于如何起作用,也是回到本书的主题,如何能够应用这些特质倾向。
如果只是从特质角度出发,富有创造力、古怪者和精神病患者将会是同一类人,而应用角度却可以拓展出不同的倾向。
所以最后作者铺垫了大半本书也就是在介绍他推崇的一套运用方式,可以看成是超越测试,乃至超越人格判断的一个方式,即“个人计划分析”。“特质是对人们所拥有的人格的某些方面的探究,而个人计划分析是对人们所实践的人格的某些方面的探究。”
“个人计划更容易控制,人们能改变它们。人格特质是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倾向,而个人计划是人们所做的事情;环境围绕在人们周围,而个人计划将人们拉向新的可能性,比如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其中“核心计划指的是,在一个人的个人计划系统中,那些具有定义自我的作用,能为人提供深切的意义感的计划。”
可以看出,个人计划中已经开始弱化“你是谁”这个概念,我更喜欢去看成贴标签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信念。而作者是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到需要达成什么之上,或者说成是“想活成什么样”。并且可以从自发性、效能、可控性乃至于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几个角度去拓展,可以看到许多切实的行动。
也许这才是作为人格心理学家可以切实帮助到大家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研究的目的都是在利用和改变,而不只是评判本身。
最后想到一句话以此和大家做一个总结和分享:
“为了你理想中的世界作出改变。—— 圣雄甘地”
20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