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穷人都吃什么?看到菜谱后,你可能连一口都吃不下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后,科学得到了长足进步,人类社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列车,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至少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再也不必为了吃饭而发愁了。哪怕是低薪一族,也足以承担得起在饮食上的各色消费。人在这个物产丰富的时代,很难想象千百年前古时候的穷人是如何生活的,吃的又是什么?

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说贵族人家里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这也足以见得古代贫富两极分化是特别严重的。富人特别富,穷人便特别穷。

《前汉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记载:“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越是没有钱的反而越被有钱的压榨,让他们代替自己下地劳动,然后把大部分的成果归于囊中,只分小部分的成果给付出最多穷人,以保证他们的基本劳动力。

所以我们常在史书上看到的说,古代的穷人就是地主圈养的牛羊。这个比喻可谓是十分的贴切了,因为佃户雇工主家虽然包饭,但给的粮食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油水,都是以素食为主。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回肉,可不是和吃素的牛羊一样吗?没田没地的穷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首先考虑到的不是有没有肉吃,而是会不会饿死。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把古代穷人吃的粮食归于素食一类,那么他们都吃些什么素食呢?

在周朝时期,人们的饮食都是以粟米为主,当时还没有水稻甚至连小麦都没有,而且那时候的人口并不多,大家都有地可以种。所以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基本上都是吃粟米,不同的是富人吃粟米的时候能多几个肉菜营养均衡一些。

到了战国及秦汉以后,穷人主要吃的就是各种杂粮饭了,因为古代的种植技术不行,不能保证那种粮食的收成好,再加上绝大多数穷人都是被地主压榨的,因此他们常常都是将粟米、豆子、稻米等等杂粮混合到一起吃。

古代穷人因为主粮不够,只能依靠各种杂粮充饥。如果连粟米和豆子都没得吃,那么他们就会在粮食里放入各种野菜和谷糠结合着吃。包括刺槐花、榆钱树的皮、鱼腥草根等等野菜野花都会当作主粮来食用。

而且在古代是没有那么多调味品的,油就不用想,如果家庭条件稍微好点的或许偶尔还能吃一些盐。而如果是发生了干旱、洪涝等等天灾的时候,没有任何粮食来源的穷人甚至会吃观音土,生啃树皮,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而死的不在少数。

以上所说这些古代穷人们吃的粮食,想必很多现代人估计连一口都吃不下去吧?所以“梦回大唐”之类的白日梦还是少做为妙,毕竟如果穿越到了古代穷苦人家那可就惨了,恐怕连一日三餐都难以忍受得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