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的婚姻是《致橡树》的模板,跟丈夫琴瑟和鸣,相互独立

原创沉淀读书

2020-10-05 23:38:31

默克尔,今年66岁,已经四次连任德国总理。有人说她是“铁娘子”,有人说她是“欧洲大妈”,有人崇拜她,也有人讨厌她。但不论怎么说,她都是当今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她的一生也注定是传奇。

纵观默克尔的从政生涯,35岁从政,之后在“统一总理”科尔的提携下,平步青云,直到51岁成为德国总理。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人,一路走来,这种速度不可谓不传奇。

但是,回顾默克尔的成长轨迹,我们会发现,她似乎一直都没打算从政,大学毕业后做科研工作,攻读博士学位,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

所谓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天并不是讲默克尔的从政故事,主要讲的是她的成长轨迹和婚姻生活。

默克尔结了两次婚,第一次婚姻失败,以离婚收场,第二次婚姻非常幸福,跟丈夫琴瑟和鸣,让人羡慕。她这次成功的婚姻,说明了一个真理,婚姻里的两人是否相互独立、互相尊重,是感情能否长久的重要因素。

01

默克尔原名叫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1954年出生于德国汉堡,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个弟弟、妹妹。

父亲霍斯特·卡斯纳受过良好的神学教育,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新教牧师,母亲赫尔林德·卡斯纳是富裕人家的女儿,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教英语、拉丁语。

我们要知道的是,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分别为东德和西德,默克尔的父母都生活在西德。牧师在西德是拥有非常崇高地位的职业,受人尊敬,各方面的待遇也很好。

然而,在默克尔出生才几个月的时候,她父亲就毅然决然的带着全家迁往了东德,因为她父亲的理想是,创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督教。

这样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不凡的,因为牧师在东德是工资低,社会地位不高,还受人鄙视的职业,更重要的是,神职人员的家人也会连带着受到牵连。

不管怎么说,默克尔一家还是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来到了东德,刚开始他们一家到了一个小村子里,因为她父亲的工资低,为了生计,她父母便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默克尔后来回忆说,“生活非常艰难,父亲学习挤羊奶,母亲向老人学做荨麻菜...”

就这样过了三年,她父亲接到新的任职通知,一家便来到了美丽的小城滕普林。

这时的默克尔不到四岁,她将在这里成长,一直到大学离开。

她父亲自从调到这里之后,就开始着手创办神学院,并通过努力,把神学院打造成了东德培养牧师的重要机构,以至于东德乃至德国大部分的牧师,都是她父亲的学生。

神学院的影响力很大,因为神学院由西德教会资助,他们一家因此成了东德重点关注的对象。

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他们一家更是受到了各方的关注。默克尔曾回忆说:“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诉我们该怎样与安全部的人打交道。我们都知道,在面对这些人时,如何才能得体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她父亲除了处理神学院的事务,也在尽力跟东德的政府合作,力求教会与政府的和平相处,在1962年开始参加选举,还发表了演说。

她母亲在她稍微大一点后,是想继续教育工作的,但作为牧师家属,又是西德来的,她母亲愣是没有找到一所愿意聘用的学校。

这让她母亲很受打击,幸好她母亲是个乐观积极的人,既然不能出去工作,就索性全身心照顾家庭,就这样,她母亲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

她母亲是教育工作者,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在默克尔开始上学之后,除了关注她的学习之外,她母亲每天都会跟她聊聊学校的事情,主要是担心她在学校会受到歧视。

母亲会让她要正视歧视,并教她如何面对。比如,成绩要足够好,要做一个低调的人,要严格约束自己,要谨言慎行,要坚强,要隐忍,要乐观。等等。

总之,我们看默克尔从小的生活环境,父母对她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她父亲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勇敢追求理想、信仰,绝对是个内心强大的人,她母亲面对生活的困境从不抱怨,一直乐观、积极面对。她父母教育孩子要学会隐忍,要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对默克尔性格的形成,对她以后的人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02

默克尔的天赋在运动上很是一般,她三岁才学会走路,平衡能力很差,成年后的默克尔提起体育课总是苦笑:“在体育课上,我是那种能在三米跳板上站一整节课,看着同学们在游泳池里玩,直到下课都不敢跳下去的人。”

但是,她的数学和语言能力很强,俄语、英语说得很好,数学方面曾在初中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赢得了全国的冠军。

课余,因为离东柏林很近,她经常去看话剧、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在那里,她认识了不少像美国人、英国人等外国人。

高中的时候,默克尔更是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出门旅行,去过布拉格、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索菲亚等地,骨子里是想远离父母,去闯荡一番的

选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她选择了学术氛围、生活环境都非常开放的莱比锡大学,专业则选了的管控相对轻松的物理,虽然她的物理成绩最差。

就这样,1973年,默克尔开始在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

大学期间师长告诉她,非常时期,保持缄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缄默并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在保护自己、静待时机。

大学生活对默克尔来说是非常美好的,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她是牧师的女儿而孤立、歧视她。她跟同学相处的很轻松愉快,大学生活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

默克尔经常参加教会活动,公益活动,还是青年团文化委员。大二的时候,她还在学校发现了商机,开始租用大学生俱乐部的吧台调制鸡尾酒赚钱

默克尔的大学生活充实且有趣,她的学业也完成的非常好,只用了5年时间就读完了硕士。

教授说她是,“正直、自信、有主见,会计划安排生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学生。”

03

物理系向来都是男生居多,莱比锡大学的物理系也是如此。就是在这里,默克尔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段恋情。

大二,默克尔认识了乌尔里希·默克尔,他比她大一岁,也是物理系学生。

乌尔里希是其实早就注意到了默克尔,趁着默克尔吧台生意的开张,他做了她的第一位顾客,并借此机会跟她表了白。

后面,两人一起参加了很多活动,比如物理系的交流项目,游学,智力竞赛等等,情窦初开的默克尔感觉非常幸福,所以当乌尔里希向她求婚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在1977年结了婚。这一年,默克尔23岁。

大学恋爱、结婚,没有受过社会考验的婚姻能否一直走下去呢?

婚后,按照学校规定,他们分到了一间公寓。靠奖学金、做兼职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幸福。

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他们装修了自己的小家,然后开始找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最终默克尔成了物理所的科研人员,乌尔里希则在光学所上班。

科研工作枯燥、乏味,默克尔在大学里是个社团活跃分子,她喜欢跟朋友相聚在一起的生活,但作为科研所的新人,没有认识的朋友,也没有活动参加,这种沉闷的生活,让她有点窒息。但是,对乌尔里希来说,这种生活正是他喜欢的,工作之余他更喜欢喜欢安静地待在家里。

默克尔烦闷的心情在乌尔里希看来,是不能理解的。默克尔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集体活动,参加了物理所的德国青年团,继续担任文化委员,开始跟团员聚会、旅行。

他们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摩擦越来越多,婚姻出现了危机。

最终,在结婚的第四年,两人开始分居,并于次年正式离婚。默克尔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需求的人,其实她的果断离婚,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毕竟痛苦的迁就,不如果断的离开。

离婚后,默克尔依然用夫姓,她的这一举动也许也是对这段感情的珍惜吧。

04

大学毕业后,24岁的默克尔在物理所工作,从1978年进物理所工作,默克尔就开始攻读博士。

约阿希姆·绍尔博士是她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情缘。

绍尔现在德国洪堡大学任教,是量子化学家。他出生于1949年,比默克尔大5岁。1977年,绍尔教授进入东德的科学院工作。

绍尔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两人真正接触下来,发现有很多共同语言、兴趣爱好,于是开始相爱,并在相恋几年后开始同居。

虽然同居了,感情也越来越稳定了,但因双方都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对结婚都很慎重,一直没有正式结婚。

1989年,柏林墙倒塌,默克尔开始从政,绍尔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这时,有很多人劝默克尔结婚,默克尔则表示,她不喜欢别人评论她的私人生活,也不允许任何人对她男朋友造成困扰。

直到默克尔1998年12月,两人觉得感情已经非常牢固,才登记结婚。他们没办婚礼,也没有事先通知家人,登记第二天,默克尔就跟母亲说了句“我昨天结婚了”。这一年默克尔44岁。

经过这么些年的相处,她已经很清楚对方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她对自己的情感需求也相当清楚,如果不合适,我相信,她是不会选择结婚的。

所以,他们的感情、婚姻是更加纯粹的。

婚后,他们很注意隐私,工作和生活也都分得很开。绍尔不喜欢抛头露面,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发言,学校里他的课也是很严格,任何不相关的人都不被允许进入课堂。

随着默克尔的仕途高升,一直到成为德国总理,作为第一先生,绍尔同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即便如此,绍尔教授依然不喜欢被关注。

2005年默克尔竞选总理成功,绍尔没有亲自过去祝贺,只是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静静的观看直播,默克尔认为这是丈夫在用他的方式为自己祝贺。

绍尔说:“我的生活和太太在政坛上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也不愿意成为公众人物。”

每到周末,默克尔会抛下繁重的政务和丈夫共度二人世界。默克尔也会亲自下厨,为丈夫做自己的拿手菜。两人世界的生活里,默克尔就是一个普通妻子。当彼此都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徒步或者旅行。在旅游地的选择上,两个人也相当默契,都喜欢去山里或者去野外。

默克尔和绍尔的感情,是非常让人羡慕的那种,他们的婚姻就是舒婷《致橡树》的模板,琴瑟和鸣,相互独立,互相尊重,这或许才是感情稳定的重要原因。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参考来源: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新传:奋斗会让自己变的更强大》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

《默克尔传》哥尔特·朗古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