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感冒的分类: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基本上病程短,极大部分人都可自愈。少者3-5天,多者7-8天。以肺卫症状为主症,如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低热、全身不适等。
流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其余症状比普通感冒要更重。大部分人都可自愈,个别体质差的患者会加重病情。流行感冒具有传染性。
退烧药选择:
1.体温在38.5°C以内,首选服用柴胡口服液,如果超过38.5°C最好先吃西药退烧。出汗较多的患者慎用。
2.患者自觉“往来寒热(热一阵冷一阵,体温时高时低。),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吃不下饭),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这时用小柴胡颗粒。有些病号在输液治疗后会出现这个症状并且有感觉身体特别弱,更加的乏力、怕冷,把小柴胡颗粒和玉屏风颗粒混合在一起服用效果更佳。小柴胡颗粒不是柴胡口服液,谨防买错药。
风寒感冒类:
风寒感冒的典型突出症状为怕寒冷,流清白涕,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
1.风寒感冒如果刚患上,可以不用药,多喝生姜、葱花熬的汤茶,在熬好后点几滴香油即可。洗热水澡时多冲洗大椎穴、肩井穴。
2.如果单纯的感觉怕冷又头疼,不论发烧不发烧均可用柴胡口服液,出汗较多的患者慎用。
3.如果是症状稍微重推荐正柴胡饮颗粒。
3.如果是症状较重的流感推荐服用风寒感冒颗粒,里面含有热性较强的桂枝、麻黄,只可适应于单纯外寒又无内热的感冒,麻黄有一定的升压作用,高血压的患者慎用。
4.如果咳嗽较重或者吸凉气、在夜间咳嗽重用通宣理肺丸,此药内有麻黄。
5.风寒挟湿会出现头重而痛、头如裹了一层东西,肢体酸痛沉重。用九味羌活颗粒,本药含有具有毒性的细辛,慎用。可用荆防颗粒代替。
6.风寒感冒遗留的头痛、鼻塞不通用都梁丸。
7.风寒感冒出现了以腹泻、呕吐为主的胃肠型感冒,用无酒精的藿香正气液。还可把无酒精的藿香正气液用半支的量倒在棉球上,并胶布固定在无皮肤破损神阙穴上(肚脐眼)。
8.内有食积并伴随腹泻、呕吐,用午时茶颗粒。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药性都是热的,感冒大体已去,就要停止药。
风热感冒类:
风热感冒的典型突出症状为微恶风寒,流黄稠涕,咽喉疼痛,咳嗽痰黄稠,舌苔薄黄。
1.风热感冒首推风热感冒颗粒酌情再加鲜竹沥(不是复方鲜竹沥!),流感者用连花清瘟颗粒或抗病毒口服液。
连花清瘟颗粒:石膏、连翘、广藿香、板蓝根、甘草、麻黄(炙)、苦杏仁(炒)、绵马贯众、鱼腥草、大黄、红景天、薄荷脑、金银花。
抗病毒口服液:石膏、连翘、广藿香、板蓝根、芦根、生地黄、知母、石菖蒲、郁金。
上两方排除共有的药从组方上来看,连花清瘟颗粒侧重清肺平喘+清热解毒,抗病毒口服液侧重凉血润体。可以根据临床实际两药一起服用,也亦可早用连花清瘟颗粒,晚用抗病毒口服液,中午根据情况二选一。
2.当代人饮食已经重口味,加之空调的使用往往会引起外在的风热合并了内在的积热,此时应推荐风热感冒颗粒加以下组合。
①烦热口渴、鼻子干、嘴唇干、嗓子疼者加清热解毒口服液,大便稀溏者慎用。
②单纯嗓子疼重者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不要买片剂)或者双黄连口服液,(其实个人还是推荐清热解毒口服液)。
③流感导致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头晕脑胀,脑窍失灵者加清开灵颗粒。
④牙龈、口腔肿疼者用剪刀把清开灵软胶囊剪开,将里面的膏状药物涂抹在患处。
6.咳嗽重或者遗留咳嗽者用复方百部止咳颗粒,内含天南星(制),需要注意。
7.咳嗽重伴黄痰特别多者用香雪牌的橘红痰咳液。
8.痰少干咳者用川贝枇杷膏,糖尿病患者可用百合固金片。
治风热感冒的药比较苦寒,妇人服药时应注意经期。
外寒内热类:
当代人饮食和古人大不相同,尤其是炒菜时必放的十三香、葱姜蒜、大部分人都有体内积热,所以很多人得了风寒感冒后可能在数个小时或者两三天内就出现外有寒导致的怕冷又有内积热出现的黄鼻涕、黄痰的情况,这种病号再等几日就彻底转为风热感冒。外寒内热的感冒其实是现在的主流。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对于外寒内热初期最为对症,如果内热重可以参考风热感冒的推荐组合。感冒清热颗粒+鲜竹沥或者清热解毒口服液是我使用多年的经典组合。
咳嗽重者用急支糖浆,此药寒中带一热性的麻黄,正好对症。
气虚感冒类:
1.平时身体虚弱又感受风寒所致感冒。咳嗽者用参苏丸,虚重者可加玉屏风颗粒。
以上中成药推荐用颗粒和液体,不推荐片剂。颗粒一定要在热开水中闷泡5分钟并趁热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性。液体喝前应把装药的瓶子放在热水中温热后服用,切莫喝凉药。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外寒内热、气虚感冒是感冒最常见的四大证,只要把这四大证分清,治疗感冒才能有效。还有更加复杂的阴虚感冒、血虚感冒、暑湿感冒、温病等,此类感冒最好辨证论治,服用汤药。流感确实不好治,还需努力学习《伤寒论》、《温病条辨》等。
有一小儿专用治流感的中成药叫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组方颇为巧妙,供君参考。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仅针对感冒和流感这两个病而言,吃中药还是西药大家自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