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镇魂》豆瓣7分?!没有ju老师、没有“麦麸”可怎么办?

网视导读:世界杯期间,所有的流量大户都要让路,比如悄无声息开播的《扶摇》,杨幂能否从“诈捐”丑闻中翻身,就看此一役了;比如顶着“电影咖”回归光环的《脱身》,陈坤也没能力挽狂澜。不过,今年至此电视剧疲软的市场现状不仅是因为世界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幸还有网剧表现不错。

《扶摇》
《脱身》

比如,由耽美小说《镇魂》改编而成的同名网剧,与世界杯同步播出,却依然能时不时地杀进热搜,甚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热门词汇——“碍情”

这个有些调侃意味的网络词汇,恰好说明了该剧最具争议性的内容特点——同性情节。《镇魂》是一部非常标准的耽美小说,两位男主之间的感情线是挑明的,原作者priest,也是晋江文学城大神级的耽美作者之一(虽然P大在原耽圈内“如雷贯耳”,但可能其作品大部分都是同性向,有违主流,所以《镇魂》是其第一部影视化的作品),加上原作文风偏正剧向,感情表达较为含蓄,注重情节逻辑,使之更适合影视化,也更容易去除掉同性感情线,规避内容审查风险。同时,耽美作品本身有非常稳固的圈层文化,腐圈粉丝对于小说作品影视化又有非常强烈的渴望,这些都是耽美小说向剧集领域转型的良好条件。

但是,成也耽美,败也耽美。同性情节既能聚集粉丝和人气,也能带来内容违规造成的风险,因此才会出现“碍情”这个词汇,所以《镇魂》原作小说的粉丝们才会竭力帮助剧组工作人员共同维护对“同性情节”的隐藏,彼此心照不宣。

《镇魂》真的值豆瓣7.0分吗?

网剧《镇魂》从6月13日在优酷上线这8天以来,累计播放量已经达到2.8亿,虽然比不上许多“超级网剧”的量级,但也算是一个合格的成绩。此外,该剧的粉丝互动热情格外高涨,#剧版镇魂#的话题阅读数量已经超过9亿,在网剧榜实时排名第一位。

《镇魂》 & 互动数据

在小成本网剧最看重的口碑方面,《镇魂》也的确完成的不错,目前豆瓣评分7分,在目前优酷的三部热门网剧作品:《天意》《镇魂》《萌妃驾到》中,也是最高分。

■ ■■■■

如果说流量代表人气,那口碑更能代表一部剧的质量,豆瓣7分的《镇魂》在如今大多数剧集注水、质量堪忧的情况下,确实能帮助用户筛选不及格的作品,在海量内容中脱颖而出。

但是,《镇魂》真的值豆瓣7.0分吗?

作为“网视洞察”的小编,也慕名观看了这部网络热剧。只能说除去朱一龙和白宇两位演员外,从特效、场景到剧情、台词,没有一个能过关,不是小编对于小成本网剧太过苛刻,即便是服道化等硬实力碍于经济、资源方面的阻碍出现瑕疵无可厚非,那么剧情、台词这种只需细心打磨的软实力则更能体现剧组的诚意。

何况《镇魂》原著是以故事性闻名,主演朱一龙在剧中深情的眼神也被粉丝笑称为“闪烁着全文背诵并默写的光辉”,小编就想问一句《镇魂》剧组,“这种沙雕台词,对得起居老师吗?!”

从剧情的角度来讲,《镇魂》根本没有达到豆瓣7.0分的水平(顶多5.5,不能再多了),因为人物行为根本不符合逻辑。也许有人会把“这口锅”扔给广电总局,声称是因为广电总局要求“建国后不许成精”、“兄弟间只能是友情”等等才把这部都市灵异改成了《快乐星球》,但显而易见的是编剧、导演在专业上的失误,所以广电总局不能背下这口锅:

某集中,女演员表示奶奶老了,嚼不动肉啊、鱼啊之类的,就喜欢吃豆腐干(嚼不动肉还可以理解,嚼不动鱼是什么操作?难道豆腐干比鱼更难嚼吗?)接着女演员就开始动情地用手抓起豆皮吃了起来(此处该女生弄错了豆腐干与豆皮的概念,麻烦编剧下次吃火锅的时候搞明白豆腐皮、豆腐干、豆皮是三种不同物种)。

虽然,小编内心可以理解导演想通过女演员用手吃豆皮的行为表达对奶奶的怀念与悔恨,但是这种不符合常规的骚操作依然震惊了屏幕前的各位观众。

就问各位编剧一句,广电总局让你手抓豆皮了吗?小心卫生部举报《镇魂》剧组倡导不健康生活方式教坏小朋友!

而《镇魂》之所以能够得到高分,从网友评论也可以看出端倪。

■ ■■■■

豆瓣评分中,给出4分以上高分的网友大多是肯定该剧两位男主演朱一龙和白宇的表演和人物魅力,而给出两分以下低分的网友和小编的观感一样“剧情emmm......一言难尽”。

① 差评

② 好评

并且纵观微博、豆瓣论坛等为《镇魂》打call的“镇魂女孩”们也几乎没有讨论这部剧情,只是陶醉在沈巍和赵云澜两位的“兄弟情”里面,就可以在LOFTER上面再更新100篇文!也是难怪,《镇魂》宛如儿童剧般的剧情,能让这两年便览美剧、英剧、日剧等高质量外国网剧的年轻观众们“入眼”?作为小编的我是不相信的。

而对于仍在不断生产像《镇魂》一样粉丝心理向网剧的视频平台而言,《镇魂》简直是既省力,又讨好的作品。

现在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预测观众的喜好点,从而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生产出符合商业规律的作品出来。只是今后的网剧质量会越来越堪忧,如果说曾经“五毛特效”“智障剧情”“面瘫演技”受到潮水般的批评还在维护着这个行业的尊严,如今只要但凡明白观众的娱乐狂欢场景是什么,就可以规避政策上的风险,也可以最大化地把网剧弱点隐盖,成为复制经济利益的商品机器。但是在这种作品培养下的观众们会对“烂片”的容忍度越来越高,毕竟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剧集即便不好看,却是非常贴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都市生活的孤单与寂寞,而这种兜售“好意”的作品却是缺少艺术创作基础的,像是一场海市蜃楼,终究破灭。

没了耽美,还有“麦麸”!

作为耽美作品,影视化是具有天然风险的,毕竟从《上瘾》之后,耽美网剧泛滥,从而被广电总局一令禁止,至今已经鲜少出现了。

但是耽美作品数量庞大、质量上乘,从15年IP剧开发的风潮盛行之时算起,晋江、起点、阅文等排行榜前几位的作品都已经挖掘完毕。网络文学种类繁多,入门门槛却极为低平,除去部分头部作品,大多数作品的世界观架构薄弱,改编电影水准不够、改编电视剧又出现融资过大、审美疲劳等短板,网剧的小体量、题材的新颖性则更为合适,并且如今视频平台盈利困难,倡导版权自制剧,难以改编成大制作,但质量优越的耽美小说成为不能放弃的选择。

但是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更加严格化,从最近网上流传的“总局关于影视题材拍摄内容的内部文件”来看,封建迷信内容不能出现、同性恋题材不建议在影视内容中出现,这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政策几乎决定了都市灵异的耽美小说《镇魂》只能有大量改动才能合法影视化。

所以,《镇魂》中的灵异情节被改成了地星和海星,阴曹地府变成了“快乐星球”,沈巍和赵云澜之间守望一万年的爱情也变成了兄弟情深,因此《镇魂》剧组才可以在被举报的情况下依然淡定安慰粉丝们。因为《镇魂》没有鼓吹同性爱情,这不是一部耽美剧,自然不会触发审查红线。

只是,没了耽美,还有“麦麸”。对于这样一部剧情硬伤,缺乏完整剧集逻辑链条的小制作网剧而言,几乎所有的热度都是靠着两位男主演朱一龙和白宇撑起来的,这种正中粉丝“红心”的腐元素如果不能通过作品放射出来,相信这部作品也将会“泯然众人矣”。

剧组和两位目前人气仍在上升期的演员也明白“腐”字的庞大威力,虽然剧集之中不能过度体现,但是作为营销手段实在是太有帮助了。所以,朱一龙和白宇才会在现实生活中也进行活跃地互动;剧组才会放出二人有些暧昧的片花;

朱一龙甚至还会向腐女粉丝倾斜。

LOFTER普遍认为是一个同人产文的地方,也是腐女的聚集地。

这些现象都证明“腐文化”并不会因为广电总局的政策全部覆没,而作为一种流行文化,“耽美”与“同性恋”也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哪怕在影视风气更开放的欧美、日韩等国,对于耽美文化也并不是全然接受,社会主流依然抱有怀疑的眼神,毕竟如今的耽美文化本质并不是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而是一种眼球经济的模式化展现而已,所以没了耽美,还有麦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