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M-p到DM-i,比亚迪再推插混到底是换了汤,还是换了药?

文/钱佳清
上礼拜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T7成功占据了汽车圈的热榜,伴随着一度冲上400元的宁德时代,大家都十分看好新能源,觉得属于纯电动车的时代真的来了。
不可否认,这两款车型确实都很火。可我面对的现实却是,身边有购车想法的人好像都不倾向于在现阶段买一台纯电动车,反倒是都在问15万有什么送牌照、又能加油的选择,也就是插混车型。
按理说纯电动才是大趋势,插混车型只是过度而已,为什么在一些限牌不那么严的城市,大家还是更愿意选择插混呢?
道理很简单,能加油又有牌,价格可能还更会便宜。深层意思就是既没有里程焦虑,又有新能源福利,同时还能省钱,这便宜谁不想占?
所以作为自主品牌中新能源的领导者,比亚迪就开始在插电混动上准备大展拳脚,而2021年的第一场发布会就献给了插混家族的新势力DM-i。

为什么把DM-i称为平台?

其实在抵达会场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这DM-i的后缀为什么是平台?
在我的认知中,平台应该是类似PQ34这类整车平台,可以在此平台上诞生不同的车型。而DM-i的全面是Dual Model intelligent,和2008年就已推出的DM插混系统以及去年推出的DM-p属于一类,都是一种插混动力系统而已。比亚迪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应该是BSP、BMP和BLP,而这三者又可以同时适配DM3.0、DM-p和最新的DM-i。
当然在听完一场发布会后,我才了解到比亚迪想要表达的是技术平台,而并非整车平台。简单点理解,DM-i就是一种全新的插混形式而已。

什么是DM-i?

DM-i本质上就是一套插电混动系统,拥有驱动车辆和充电的发动机、调配动力的E-CVT变速箱、足以支撑55~120km续航的刀片电池组和驱动电机。但与一般油改电的混动系统不同,比亚迪这次真正想做的是一台以电为主的插混车型。
在DM-i的车型上,官方宣传它的驾驶体验会无限接近纯电车型。市区工况下99%的时间是用电机驱动,只有在电机效率不高的高速工况下使用效率更高的发动机进行驱动。甚至在亏电情况下,DM-i的车型依然会在最优条件下以电为主,从而达到百公里3.8L的综合油耗,以及最长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
当然这其中离不开高热效率且为插混动力研发的发动机、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EHS电混系统等多项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产品。
所以在一台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车型上,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更低的油耗、更长的续航、更平顺的驾驶体验、更好的NVH、更平和的动力输出以及刀片电池带来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既生DM-p,何生DM-i?

大家都知道,比亚迪在新能源车行业中打响名号应该就是靠着第一代唐DM。4.9秒的加速能力可谓技惊四座,甚至一度让这台自重达到2.2吨的大家伙成为了直线加速赛的常客,让我们见识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的实力。
其实,第一代唐搭载的就是DM2.0的动力系统,第一代搭载于2008年发布的F3 DM。而到了2018年,各方面都更加完善的第二代唐上市了,同时它也带来了更加高效、省油的DM3.0。
但说实话,我一直持有这样一个观点,电动车可以调的很快,但我们真的需要吗?我相信没人会开着一台唐DM,载着一家7口人在大马路上崩直线吧?我们反而需要是更加高效的能源经济性和更实惠的价格,动力什么的够用就行。
当然,这肯定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所以在去年,比亚迪不仅带来了全新的DM-p,同时也公布了更加实用的DM-i。前者继承比亚迪DM系列优秀的血统,在动力上继续给人惊喜。后者以更高效的能源经济性和更亲民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更实用的选择。
DM-p和DM-i的诞生代表着比亚迪的插电混动家族逐渐走向完善,消费者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此次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表示未来的燃油车会以插电混动的形式存在,而比亚迪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希望在当下给消费者带来能符合下一个十年的新能源车。
至于此次发布的重点,那就是三款车型的预售价格了。个人觉得秦PLUS DM-i的价格蛮诱人的,也是现场获得最多掌声的。最入门版仅需10.78万元,以一张沪牌的钱就能买到一部比亚迪出品的插混紧凑车型,确实划算。而唐DM-i的价格可能就比较一般了,毕竟和DM-p版本的差价并不大,当然如果你更看中能耗,并不在乎性能,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你觉得此次公布DM-i的三款车型在价格上如何呢?(PS:北京地区请忽略)

谢谢那么好看的你读完了全文,再给辛苦写作的小编点个“在看”吧!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