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清络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西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组成】水牛角汁12匙(冲) 粉牡丹皮6g 青连翘5g 淡竹沥2瓢 鲜生地黄24g 生赤芍5g 原桃仁(去皮)9粒 生姜汁2滴 鲜白茅根30g 灯心草2g 鲜石菖蒲汁2匙

【用法】白茅根、灯心草煎汤代水,煎服。

【主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象细数。

【证析】温病由气入血,热盛伤阴,营血凝滞;逆传心包,热扰其神;热炼其津,涎塞其窍,于是神昏谵语。其基本病理是:外感温邪→气郁化热→从少阳三焦逆传心包,热扰其神灼津成痰,蒙蔽其神;热伤营阴,血滞窍隧→神昏谵语。何以知为热入心包?从热兼神昏谵语知之。何以知其内陷营血?从舌质红绛知之。何以知其营阴亏损?从脉象细数知之。何以知为湿浊阻窍?从舌苔黄知之。

【病机】热入心包,瘀浊阻窍。

【治法】清宣包络,化浊行瘀法。

【方义】热入心营,血凝浊结,治宜凉血散血,消散脉络之瘀;涤痰开窍,涤除包膜之痰。故方用水牛角清营解毒,挫其血中之热;生地黄凉血增液,滋其血中之阴;牡丹皮、赤芍、桃仁凉血散血,行其络中之瘀,一切凉血散血诸品,皆为血热血滞而设。连翘善清心包邪热,并能透热达表;生姜、淡竹沥、石菖蒲三汁,化浊消痰,意在去其蒙蔽,启其神明,又为气分津凝而设。白茅根、灯心草煎汤代水,意在增强凉血清心、利水渗湿作用,共呈凉血散血、化湿利窍治法。此方由凉血地黄汤加涤痰开窍之品而成。散瘀力量较清营汤强,并多化痰泄浊药物,宜于清营汤证而兼湿浊者。由于解毒力量不足,大大降低消除病因作用,是不足处。加入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黄芩、黄连之属,才使结构臻于完善。

【应用】此方适用于邪热入营,舌质紫绛,舌罩黏涎,阴伤不甚见证。

【歌括】

西地清络芍药丹,桃姜竹沥菖蒲添,

灯茅为饮清轻剂,凉血散血又涤痰。

(0)

相关推荐

  • 曹炳章论秋瘟

    ·对于戊午年秋瘟发生之病原,曹炳章认为主要从天令时节运气与起居饮食卫生两个角度来考虑. ·秋瘟之发病机理,乃夏暑伏于里而发,秋温伤于表而感,各伤其本脏,故总不外夏暑与秋温两端. ·秋瘟之诊察,曹氏在& ...

  • 西珀至宝丹《中医治法与方剂》

    西珀至宝丹(<重订广温热论>) [组成]水牛角(磨汁)45g 羚羊角(锉粉)15g 连翘心9g 麝香3g 石菖蒲9g 郁金9g 藏红花15g 血竭9g 牡丹皮9g 桂枝尖6g 炮穿山甲6g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龙齿清魂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龙齿清魂散(<张氏医通>) [组成]龙齿(醋煅)15g 茯神10g 远志15g 人参15g 当归身15g 麦门冬(去心)10g 桂心10g 炙甘草10g 延胡索30g 细辛5g [用法]为 ...

  • ​凉血救脱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凉血救脱汤(曹勉为方,原方名参犀汤) [组成]人参10~15g 水牛角9~30g [用法]人参煎汁,水牛角煎汁,和匀服. [主治] 1.身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入夜尤甚,心悸气短,舌绛少苔,脉象虚数 ...

  • 通窍活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5g 川芎5g 桃仁(研泥)15g 红花15g 老葱(切碎)3根 鲜姜(切碎)15g 红枣(去核)30g 麝香0.3g [用法]用黄酒250g,同前 ...

  • 通乳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乳散结汤(<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一个   青皮9g   丝瓜络9g   橘络6g   橘叶3片  通草6g   郁金6g   刺蒺藜12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

  • 乌头赤石脂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 [组成]蜀椒10g 制乌头1g 制附子5g 干姜10g 赤石脂10g [用法]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1丸,日3服,不知,稍加服. [主治]寒痹胸阳 ...

  • 血府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牛膝12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黄12g 枳壳10g 柴胡10g 桔梗6g 甘草3g [用法]水煎,分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