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可见于因运动或某些因素导致消耗过多产生的能量需求量增加的正常人,是人体的生理现象[1],在此不再赘述。本篇着重叙述的消谷善饥为病症名,指食欲亢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甚至食难知饱。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故医家对消谷善饥的理解多为胃热炽盛。如今对消谷善饥的现代研究亦多集中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但消谷善饥多见于消渴病中的中消,但又不止见于中消[1]124,近代医家如刘渡舟、李克绍、胡希恕等对此均有论述。知常达变的常变辨证思维是中医学习和临床的主要指导思维之一,这要求医生在了解疾病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树立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思维,避免以常赅变。故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常变两个角度对消谷善饥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并加以分析,以供大家参考,不对之处,望请斧正。1消谷善饥证型的常与变消谷善饥是脾胃运化传导...(本文共3页)阅读全文>>
消谷善饥和饥不欲食作为症状之名最早见于《内经》,但《内经》只言其病因病机。《伤寒杂病论》作为第一部辨证论治的著作,首次提出了饥不能食的概念,并对以上3种症状的理、法、方、药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金元以来,医家多从胃火炽盛论治“消谷善饥”,从胃阴不足、胃强脾弱论治“饥不欲食”,很少有人提及饥不能食,甚至有些学者在解释原文时将饥不欲食与饥不能食相混淆,未免有失仲景原意,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希望能为辨证论治提供思路。1消谷善饥分“热”“瘀”消谷善饥是以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为主要表现的症候[1],其中“饥”有两层含义:一是“饥者,饿也。”(《说文解字》)理解为饥饿,胃中空虚需要食物填充,为人正常的生理需求。二是热能消谷,在正常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又有加重其需求的病理因素,《伤寒杂病论》阐述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热和瘀。1.1胃火炽盛《伤寒论》第122条云:“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从后...(本文共3页)阅读全文>>
消谷善饥为症状名[1-2],以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为主要表现,本症较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3]。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消谷善饥的记载,如《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灵枢·师传》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灵枢·大惑论》曰:“胃热则消谷,消谷则善饥[4]。”《内经》认为胃热是导致消谷善饥的主要原因。另外,《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指出心火、胆火犯胃亦可导致消谷善饥,但都归根于胃热,后世医家在治疗消谷善饥相关性疾病时也大多从胃热着手。《伤寒杂病论》在继承《内经》热邪致病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瘀热互结的思想,笔者不揣浅陋,从瘀热互结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1瘀热互结的理论渊源1.1邪热内陷,与瘀相结《伤寒论》第257条云:“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本文共2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