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优秀教师的几点课堂教学智慧
【教育读书】
优秀教师的几点课堂教学智慧
文/谢明福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一切都是灵动的、变化的,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适时引导启发的教学艺术等这些必要的“课堂智慧”,才能在课堂这一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的空间创建一个游刃有余地“智慧课堂”。实现这样的智慧课堂,教师的课堂智慧表现应具备以下几点:
01.巧在“欲言又止”——留白
裴斯泰洛齐认为:“不能滔滔不绝地对学生讲话,而是应采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不能对学生讲很多话,而是应让他们自己表达某一件事情;不要详尽无遗地讲完这个题目,而是要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再予以纠正。
我们不难发现,高明的老师善于在课堂中“布空”“留白”,让学生自己有主动探求的机会,使之在字里行间神思遐想,移情忘怀,从而读出心得,感悟文字,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其实,很多时候,无须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极强的领悟和品位能力。
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
“留白”后孩子的“喷发”,是他们智慧的闪光,知识的积淀,真情的流露,常常让教师自叹不如。这种“布白”,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02.贵在 “一知半解“——存疑
爱因斯坦在其《自述》中回忆:“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小孩,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
正因为童年的困惑、疑问时时困扰着他,才使之把此当成终身研究的目标并取得了卓然的成就。
03.不妨“将错就错”——设“误”
列宁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教师们大可不必“见‘错’色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为教学服务,为正确的服务,使错误变成一种教学资源。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差错时,法国教师只是一再说:“你可以再做一次。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呢?”对于学生在科学记录上的错误,教师只是做个记号,绝不订正,而是放手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去发现。
我们的教师也要善于“让孩子在尝试错误中学习。”在自我尝试中学习,在错误中摸索,这样获得的知识比老师简单的“告诉”更有效。
如一些老师在教学有关应用文的格式内容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该怎样写,而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在多次试错后学生逐渐明白正确的写法是什么,如此才能真正地引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和探究的欲望。
04.适度“不置可否”——模棱
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把学生放置两难的境地中,让学生在艰难的选择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课堂中杜绝权威发言、标准答案,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异,亦可适度“模棱”或 “不置可否”。
伏尔泰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你的观点的权利。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课时,对于“花生为什么长在泥土中?”
这个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许多孩子朦胧地知道花生花凋谢后子房钻入泥土中,在泥土中结果的道理,但有两个孩子的回答却别具一格:“花生长在土里是因为它怕阳光。”
“花生长在土里是因为泥土里温暖。”这是充满童趣的回答。在孩子的心中,小鸟会唱歌,花儿会含笑,蟋蟀会低语,而花生的家就应该在泥土中。这个孩子心目中理所当然的答案充满了童真。
教师的评价语是“多么富有诗意啊!”教师没有把科学的答案去强加给孩子,因为教者深深懂得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之处正是他们思维智慧闪光之时。
05.乐于“袖手旁观”——点拨
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教师应完全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使学生处在接纳的、宽容的、支持性的课堂氛围中,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从而激发灵感,引发学生创造力的萌动,产生智慧。
耶稣说,最伟大的真理是:孩童嘴里出智慧。有时候,“教学者的权威往往是学生的障碍”(西塞罗语),学生自己所获得的事物概念,要比取他人教义的概念更为清楚并更有说服力。
教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潜力和天赋,抓住激发学生兴趣、情感、想象的点击点,适当进行“点拨”,从而创造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聪明智慧的良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教师的职责就是荡水,击石,去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意,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激发学生多层面的思维和多角度的理解、体验,从而“发现”知识的真谛。
06.允许“忘乎所以”——纵情
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
罗杰斯说过:“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陶行知“喂鸡吃米”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陶行知先生在讲台上撒下米粒,抓住鸡头向下按着强迫鸡吃米,鸡拧着脖子,坚决不从;又扒开鸡嘴,往里硬灌,鸡还是挣扎不吃;先生松开了手,只见鸡在讲台上自由活动一会儿,悠闲自得地吃起米来。
这样实验告诉人们,教学就像喂鸡吃米一样,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当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时,学习才会发生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孩子的中间;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激起孩子探讨、发现知识的愿望,帮助共同总结归纳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发展孩子的元认知水平。
教师应该深入到孩子的心里去,和孩子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经历期盼、等待、焦虑、兴奋等等心理体验,与孩子们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课堂上,动情处,孩子们可以窃窃私语,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手舞足蹈,嬉笑、顿足、欢呼、叹息,学生情感的自由释放,必定会带来学生全部身心的放松,从而使之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自主的课堂,平等的课堂,交往的课堂,伙伴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课堂,从而带来孩子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力的解放。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
智慧课堂中问题的引力、智慧的活力、思维的张力形成了生命开发神奇的金三角,而创造力结晶而成的智慧,则是对问题的回应、对思维的升华,是高深绝妙教学境界的归宿和极致。如何利用“课堂智慧”来构建“智慧课堂”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试想,课堂上教师在课堂智慧的指导下,学生的心智之门突然间开启了,智慧之芽萌发了,人类精神中高贵的禀赋也—起闪亮了,那将是多么神圣的时刻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