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往事 | 读宇文所安《追忆》有感(二)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By Stephen Owen. 147 pp.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为什么要回忆?宇文所安说,每个时代都在向过去寻求,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是因为它的结构来自它自身。往事若不能传递下去,文明就会崩溃,除了当下所能感知的快乐,任何事都不再具有意义。

那我们该如何面对往事?宇文所安说,有三种情形,都不算是善待往事的方式。

其一是固执地回视往事,不把往事当作过去来看待,反而把它们看作压迫人的,现实存在的东西。初民社会中对礼法的固守即是如此,《生民》大声宣称对传统的继承完美无缺,正是此种焦虑心理的反映。人们没有同过去脱离,反而受到往事的约束。也如第五章中谈到的,李清照与丈夫对藏品的固执,使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成为了回忆的牺牲品。以故人的价值评判这些物什,使得易安沉湎在回忆里,重温着那些无法忘怀的伤痛。然而,往事之“往”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重现与不可改写。说它存在于过去,就意味着它同我们的现实世界已永远不可重逢。回忆纵使再试图向它靠近,也无法弥合时间在其间造成的鸿沟。若看不清这一点,沉湎其中不过自欺欺人,并非对往事真正的反思。

再者是借鉴。在宇文所安看来,这是一种最常见且最乏味的做法。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自古至今普遍的历史观,所谓以史为鉴,所求者不外乎明得失、知荣辱。若非宇文所安对太史公此举多有非议,我自认从未反思过这一观点。此外,还有另一种错误的态度,就是生搬硬套地把古今两个时空进行比较和对照。这种做法亦屡见不鲜,犹如边塞诗中以汉喻唐的成例。然而,若有心联想,任何往事里都能找到与现实相关的片段。但如此涉及的并非真正的过去,只不过是我们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断章取义。这两种态度之所以错误,就在于不承认往事独立存在,而是以和现实纠缠的方式存在,仿佛它曾经的存在就只是为后人提供某种参考或论据。若说后者只是一种相对机械和笨拙的方式,有时也不免委曲求全(谲谏),终归可以被谅解。那前者之所以面目可憎,就在于它只不过是披着历史外衣的功利主义。仅仅把往事当作一堆例证,好从中挑拣出能帮助人在当下得利的启示。

而只有将过去视为过去,才可能触摸到有生命的往事。如第二章所言,一个由石碑和墓志铭构成的文明,一个离不开葬礼的文化,千方百计地祭祀逝者以保持与他们的联系。但与其说是死者恐惧孤独,不如说是生者恐惧被忘却。在庄子的寓言里,骨骸只是某种来自过去的、不明身份的残存物,意味着身份的湮灭、时代的失落。逝去的人们成为往事,生活在另一个自由世界里,他们毫不关心我们,更不在意我们会举行怎样的葬礼。尊重往事的独立性并非斩断彼此的一切瓜葛,我们不妨保持追忆的姿态,只不过,强加自我意志终究是无谓的。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值得玩味。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崇古的人将感到痛心万分,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所珍重的一切正逐渐变成往事,于是在墨守传统者同现实功利世界的对抗中,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孔子无疑是崇古之人,可他放弃了挽留往事的负隅顽抗,而是改造了周礼的形式,用一种更为牢固的方式实现了周礼的数千年传承。那就是,承认往事已不再是一种事实,正如流沙逝于掌心,握不住,但不妨碍我们时时回望,并向往事求索真知。他不再要求人们把周礼视为眼前的实有,不再自欺欺人地宣称周礼仍有力量,而是用微妙的措辞透露着,周礼中蕴藏着先贤的真知,它应该具有力量。于是《论语》教化人们热爱传统、追求传统,让传统内在化,从而绵延不绝。作为遥远的渴慕对象,周礼永远不会被恢复,但人们抱着向它求索的好奇,保存下残简断牍,就如孔子用“述”的方式,提供了众多记忆的残片,成为文明延续的内在动力。

孔子式的求索有别于司马迁的借鉴。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回望是否为功利目的所驱使。为所谓的荣辱得失而向古人寻求经验,只是把往事视为任人摆布的工具。我们必须意识到,陶渊明不是一个仅供借鉴的模范、一个扁平的名字、几条处世经验和几则可供援引的典故。他和我们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只不过与我们生活在不同时空。因此,宇文所安说仿佛存在两个司马迁,一个大谈历史经验,以为读史可以帮人们获得切实的好处;另一个则可爱许多,他在回望往事时,会为这些逝去的生命而感动,并向我们“述”着他们的命运。读者由于这些文字的引领,也同样进入往事中,为古人而感动,可这种感动不是功利的,尽管价值的确体现在他们的命运里。我们从古人处获得的知识,与其说是借鉴,不如说是学习,这种学习本质上同我们向身边师友学习无甚区别,都只不过是另一个生命以他的经历使你领悟一些道理。我们与前人,后人与我们,这条回忆链索的任意一环,都是独立而平等的。

一言以蔽之,只有承认往事的独立性,不强加自我的意志,也不使其成为自我的枷锁,而以平等的姿态回望之,感受之,学习之,传递之,才是真正对往事的善待。

作者简介:

楚凌岚,甲戌年生于湖南武陵。素笛轩创始人。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系。雅爱倚声,已出版个人诗词集《涟漪集》,有原创专辑《似曾相识》。

古典诗词:前事寻幽远,小隐成孤绝 | 楚凌岚四年吟草

自由诗:我想在你的怀抱里虚度余生 | 凌岚的诗

如需订购《涟漪集》,敬请向公众号发送数字“5”,以获取链接。

本文作者:楚凌岚;图文编辑:疏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