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病人、精神病人(二)
从大的背景上看,医患关系是针对总体人际关系的一部分。
在中国,亲友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温情脉脉的,这样的人际关系的距离,比西方国家的人际关系的距离要近得多。
但是,非亲友关系(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却又过远,在陌生人之间,甚至明显地有一些敌意。
按照赵旭东教授的说法,就是中国人把圈内人和圈外人分得很清楚。这样的人际关系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患关系。
正常人算一个圈子,精神病算一个圈子,精神科医生属于正常人圈子,似乎对少数派的精神病人圈子有几乎天然的“排斥”。
排斥的工具,以前是铁门铁窗,而现在则更多地是药物,名目繁多的诊断则一直都是帮凶。
精神科医生经常用药物从情感上将病人拒于千里之外,而要找一个理由跟一个人保持距离,再没有比说他是疯子更好的理由了。
症状学的分类当然是必须的,加深了我们对疾病的了解,是许多杰出的精神病学家智慧的结晶。
但是,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屏障,隔离我们和我们的病人,使病人成为我们的异类,使我们不面对病人的正常思维、情感和行为,不能面对人类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命运。
所以,一些现代心理治疗学派有“去诊断”的做法,即不对病人下诊断,这种做法至少可以不让病人背一生的思想包袱。
有一段时间,一些医生在争论精神分裂症改名的问题。
提议改名的一方说,“精神分裂症”这一名称里已经包含许多的贬低、歧视、恐慌等负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会最终导致病人回归社会的困难。
动此念者不仅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知识和卓越的对世情的洞察力,还有着仁者的慈悲心肠。比较起来,那些以各种理由反对改名的人,他们的知识和用心就叫人怀疑了。
从国家的策略上来看,如果在精神病学领域一味地只重视精神科的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而忽略了在心理治疗方面的投入,那就像是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冷暖,而忽略孩子的精神方面一样。
心理治疗在治疗神经症等其他非重症精神病上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遗憾的是,以诊断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神经症的治疗领域里也流毒甚深。各个精神病院和门诊就不用说了,在互联网上和心理学相关网站上,随时可见“帽子满天飞,标签处处贴”的惨境。
那些“帽子”有些是所谓“专家”给的,有些是自己给自己“买”的,还有一些事相互赠送的。
我见到的最荒唐的一次,是一个人照着诊断标准,给自己一口气下了7个诊断,可笑的是,仅仅只看症状,你还不能说他是错的。
……
人类个体的命运,从来都是全人类命运的缩影。
一个没有善待精神病人的社会,绝不是一个宽容的、先进的社会。精神病人作为个体和群体,如果他(她、他们)的命运得不到改善,整个人类的命运也是岌岌可危的。
从狭义上来说,精神病人的命运,是跟精神科医生的地位和价值联系在一起的。绝不可能出现精神病人地位低下而精神科医生被社会重视的情况。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医生,在做着既打击病人同时又打击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