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都讲松沉,怎样才能真松沉

(文章来自网络,出于公益而转刊。如有侵权请给本公众号留言告知,将予以删除。)

内家拳都讲松沉,怎样才能真松沉

内家拳都讲松沉,但是要怎么才能松沉,各有各的说法。这里以八卦掌为例,讲一讲松沉,内家拳三家是一家,殊途同归。当然话要说明,这是一家之言,并非就是公理,说出来也主要想与大家讨论,一起学习。

松沉是内劲下去后再起来。八卦掌先辈孙禄堂先生曰:“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里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邡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还力大无穷,内功的力量全是从几块脊椎上来的。”

“松”是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的,不仅仅是说在嘴上,想在脑子里。而是要身体的物质元素达到了“松”的标准。俗话说“松”的功夫要上身。内功是人的本能,一言蔽之就是放松,放松之后有玄妙。内功的最高境界近乎神仙术,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

放松并不容易,医学研究显示人脑决定不做一件事所涉及的脑细胞和消耗的能量,常常超过决定要做什么事。所以,心中想放松其实还是没放松。人真要放松只有一个办法: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是放松。例如:干什么的吆喝什么,射箭的好汉射箭,都是熟能生巧的放松状态。是故有人笑谈“小偷心法”说:“小偷小摸看似在手,其实全在心态。”
武术之放松也要经历招熟而懂劲,懂劲而放松进入神明。八卦掌前辈特别强调,练八卦只有松才能产生气,松是练气的“总法门”。而肩又是内劲呼吸的总“气门”,肩寒气上浮,只有松,才能神静,呼吸才能细缓匀畅。要从形体到精神,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将身上的每一个环节全部做到放松。

特别是肩井穴松沉到涌泉后身之周围会形成松劲,才能够在“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劲通于背”时小腹、背脊都感到发热,最后“形于手指”时就可达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孔不入,节节贯穿了。

这个松下去的内劲走向,走的整个是反方向的足三阳经的路线。因为手三阴经是从胸走向手,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向头足三阳经是从头上落下去走向脚,然后足三阴经再从腿的内侧到胸腹。所以不光是八卦掌,修炼道家武当功夫的内劲走向路线都呈现出“反者道之功”、“弱者道之刚”的基本信念,以及三丰祖师所云:“顺为人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的基本道理。

有了内气,就会产生内劲,时日愈久,内气愈充;内劲越足,功夫越深。由于高度的放松而舒筋接骨,将人体架骨节解开,使重心向下落至足。日久功深,则可达到骨肉分离的层次,皮肉仿佛是挂在骨头上似的,如果不理解,可以参考猫或者老虎的皮毛与肌肉分离的那种状态。

有下必有上,内气从上至下会产生向上反弹的掤劲,借掤劲升腾体会向上节节贯穿上来的贯穿走势,形成“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劲通于背,形于手指,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劲曲蓄而有余之后的发放,是先紧而后松的一口直养的气。这口气松沉的好,可使身之各关节暂时脱开,减少输出损耗,而使出掌攻击距离增长了数寸。

这些奇、异术都是八卦掌法不断突破生理极限成果的展现。这种内劲发出来一般称为“惊劲、弹劲、颤劲”,并且因为骨节松开,扩展了四肢身躯的长度及拓展骨关节的变化空间、角度、适应更为复杂的攻防变化之运用。

所谓“筋长力大”,是说“筋长则变化适应能力大大加强”,即变换能力大,机动、灵活性增大、增强,并非是本力增大的意思。

沉的目的,即接对方来力时,我力大而又转换灵活。发则劲力传给对方,自身重心沉稳又不给对方,足下却能走转自如,故有:逢转必沉之说。

走圈是八卦拳的基本功,真正做到八卦掌的要领时,初练时怕是紧的不得了,上螺丝一样越上越紧,功夫只有从紧中出,时间长了才能慢慢松下来,这时功夫也才真正的上身了。先要在走圈中反复体会这个松字。八卦掌前辈孙禄堂先生讲只要练得标准,就是在十冬腊月,走上几圈身上就冒汗。内圈手刚开始蹲身下势,就是在极度紧张中求大松大软。练到最后,踮着脚尖走内圈手。

下塌腰克服生理曲线,即腰向后塌,臀向前收,不但有利于腰胯腿放松,而且所发的劲力,能全部到达肩部,只有松得好,筋才能放长。击人击能丈外,离地一尺以上贴在墙上停顿一下落地,叫挂画,所用手法叫“张手雷”,是练挑掌而成,带人与地面平行向后飞出,是练带手而成。打外伤内,把胸膈肌震裂,是练杖板而成。皆是着重于松根节锻炼出来的。

几年八卦纯功,必然产生体内体外的变化,力也渐渐的不同。开始练的时候不知道松是什么,不懂为什么松能打人,随着功力的増长,卸去身上的拙力,产生内家拳的力。最初产生的刚力是硬力,不能说是真正的刚,打人疼,伤人的力,不过也算渐渐入门了,然后把硬力松开,产生柔化的力量,可以发人,随着功力的高低,可以达到发人数丈而不伤。分尺劲、寸劲,渐渐的已经懂力了,所谓化刚为柔。

初练八卦掌还是以不发力入手,先练身法、步法,久而久之,身法步法纯熟,自然就可以发力了。不松,螺旋拧根本不到位。向另一个方向平滑转换的时候,会出现死角。需要一挂肉挂在一副骨头架子上转来转去,拧来拧去,钻来钻去,走来走去。松到才能拧到,入门以后,形成的就是松下来的拧。一开始练不发力,是为了行气,怕不会发力乱发,反而乱了气息。松是为了能紧,将肌肉松开方能拧转入内。放松、放松、再放松,步步深入。

太极温州
本号由温州市太极拳运动协会运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