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品新解】从隐士到幽人,洗炼之中的尸居龙见,渊默雷声
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气,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载瞻星气,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在《庄子▪天运》中子贡曾发问,“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在《二十四品》之洗炼中,有句诗便能使人生出尸居龙见,渊默雷声的感觉,这便是“载瞻星气,载歌幽人。”
因这句诗初看上去是那么的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不知所谓,“星气”、“幽人”,其于洗炼何有哉?但推敲琢磨之后又不禁惊叹于其所蕴内涵之丰富,神思胸怀之壮阔不凡。
星气:有的版本作“星辰”,应以“星气”为佳,星气这里指天象和时运的变化,《晋书▪律历志》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造甲子,隶首作算数。”《易经》贲卦的象辞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艺术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和进步,而事实上,艺术的变革有时候会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黄宾虹便曾说,他的画要五十年后才能为世所知。
幽人:《易经》履卦有“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后汉书·逸民传序》:“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问津
幽人不能简单的等同于隐逸之人,中国古代的隐士众多,但却可以分为不同的两大类,虽然同样是隐居和不慕荣华,原其本心则有避世和入世之分。如长沮、桀溺,是一心避世之人,如果不是碰到孔子一行,恐怕在历史上不会留下痕迹;而如诸葛亮隐居隆中、王猛隐居华山,则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虽也有隐居的行为却怀有积极入世之心,但其“隐”侧重于坚守志向,不为世俗所扰,这便可以称之为幽人。
牧溪《洞庭秋月》局部
无论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能达到洗炼一品所言之种种标准者,其本质上必然是入世的,就像《庄子》宣扬出世的思想,但庄子本人却应该算是入世的。又洗炼本身便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所以幽人又有耐得住孤独、寂寞、繁难的意思,曹雪芹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洗炼的过程,如果曹雪芹是一个避世之人,他大概率是不会呕心沥血,花这么大的辛苦功夫的。
洗炼一品要求艺术工作者能敏感地察觉并在作品中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革,反映出科学、哲学、思想认识、艺术理念乃至工具材料等等方面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变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洗炼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艺术上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它还涉及到个人对于历史使命的领悟与担当。
星空
这里面体现出的是历史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结合,比如,梵高在投身于绘画艺术之前就曾以画店店员的身份长期浸淫于各种绘画作品之中,自然不难知道画什么样的作品更容易得到世俗的认可以获得名利。但其既然幸运地触摸感知到了艺术的时代脉搏与前进方向,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选择了极致的孤独与坚持,最终成功地将绘画艺术拉升到完全配得上他那个时代的水平,并在一百多年后仍为人们所仰望。其作品《星空》便可以看作是一位幽人在“载瞻星气”后,描绘出的心灵之歌。
明月前身印章
如果说三、四句讲的是从事物表象到事物本质的洗炼,第五句是从时代变化的角度来讲洗炼,那么第六句“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则又更进一步,从融合古今的角度来讲洗炼。因为人类的社会历史乃至艺术形式本身都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艺术的表现内容,有些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些却是不变的,就像在先秦的竹简上写不出后世的草书,但是其基本的笔法却并没有改变,流水是变动不居的,明月却是相对永恒的,传承与创新,二者也并不矛盾,明末清初学者傅山说“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反之,如能在今日的书法面貌中透出古法古意,犹如今日之流水,辉映着古时之明月,便实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从古代灰吹法炼银来解读洗炼的反复其道
「二十四品新解」从冲淡来看艺术从写实向写意的必然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