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科学,科学需专业,专业需能力
把握课标能力: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新课改要求老师们直接与课标进行对话,因为课标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一个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三个规定),提出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建议,规定学业质量标准等。研究课标就好比出发前先研究地图,或者在低飞的飞机上看森林、看城市,整体面貌和路径就非常清楚了。
把握教材的能力:因为课标只对各学科、学段提出了标准,但是到了年级甚至是一册书,它没有告诉咱们标准。所以我们只能借助教材,不同年级所用的教材对不同的年级都有解读,另外教材背后还有教师工具用书。这样的话,课标结合着教材、结合着学情,对一个年级达到什么水平、一个学期达到什么水平、一个单元达到什么水平,我们必须要研究透。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熟练掌握现行教材的全部内容。能弄清教材的结构特点,板块意图,章节内容,重点,以及例题习题的地位和作用。能深刻解读学科的主干知识、能力要求、思想方法,考试重点及扩展空间等。
能清晰画出各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并能把它们串联起来进行解读。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学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分析学生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要想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时间更需要方法,所以分析学生必须成为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这一点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首先,应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住址(了解地理环境),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等。然后初步掌握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并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指导。另外,必须探索了解班级整体情况的途径和办法,这才是完整的分析学生基本功。
单元目标叙写能力,目标是大单元的灵魂,一定要对准学科核心素养。如果一个单元都对标不了核心素养,那么学科育人就是一句空话。
教学评价能力:逆向设计,评价先行。评价即价值判断。对教学而言,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本领,受到教育,健康成长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教学评价中,评价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应当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学生,评价课堂,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点。教学中的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程序不流畅,甚至出现一言堂现象等,都是教学设计不过关造成的。
在充分了解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和时间。其中主要凸显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设计好预设程序并充分思考生成问题及解决方案。
组织教学能力:组织教学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行为。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到教学过程调控直到最后的课堂结束,都隐含着组织教学的因素。因为课堂教学行为是正在发生的事件,所以组织好课堂教学需要老师的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调控能力。又要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又让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多探索和总结。
单元作业检测能力:这是知识学习过程的一个要素,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校本化的巩固性作业、检测性作业、提高和拓展类作业。减轻负担的关键是把作业设计好。
单元反思提升能力:教师一定要清楚,学习的责任在学生,老师不能替代学习,也不能剥夺学生学习。教师是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要把反思支架和反思路径设计出来,以便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已学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经历,所学的知识才能转化了素养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即研究者。如果想让教师的教学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通过学习、研究、反思,理解和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内容、教育话语系统的教育意义,并懂得怎样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实现这些教育意义。(房涛学习与分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