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助手是微信拿出的尚方宝剑还是咸鱼

近日,微信上线了一个名叫“微信辟谣助手”的小程序,一经推出,不仅玩微信的同学们高度关注,就连平时不怎么用微信的网友都高呼“朋友圈有救了”,并表示一定要介绍给自己父母长辈们都来关注,也有网友趁机诉苦:“家庭群和同学群中经常出现谣言,但是又怕直接辟谣会被赶出群,这下好了,我可以让他们自己去看看哪些是谣言”。

当然,网络上除了有人乐观地认为上线“辟谣助手”将对朋友圈谣言造成沉痛打击,也有网友悲观地觉得,现在谣言水平这么差都有人信,怕是就算你把辟谣证据摆在谣言旁边,那些传谣的人该传还是会抱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一点总是好的”的心理继续传播。 

动动手指就能分清那些是谣言了 

目前,这个“辟谣助手”目前有三个功能,“谣言识别”、“与我相关”、“辟谣机构”,当微信用户在遇到疑似谣言时只需在“谣言识别”页面,输入关键字搜一搜即可轻松辨别;“与我相关”中会显示用户最近阅读过的那些文章是谣言;而“辟谣机构”中则展现了一些第三方机构辟谣的文章。

腾讯表示,微信联合了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来确保辟谣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辟谣机构”页面可以看到辟谣数据和合作的权威辟谣机构。接下来,辟谣小助手还将继续搜集、整理微信平台上的谣言,不断补充更新自身的谣言库,同时微信团队也计划邀请媒体和一些机构共同参与到谣言治理的队伍中来。

其实此前也有不少机构已经积极投身到辟谣这项重要任务之中了,但因为这次是微信官方推出“辟谣小程序”,所以也被不少网友戏称是“尚方宝剑”,并将其视作“朋友圈福音”。有了这个贴心的“辟谣助手”,长辈们误信的一些谣言就不用自己磨破了嘴去讲解哪里不科学,只用在这款小程序上动动手指,就能回头告诉爸妈,“你看,微信都说这是谣言了”。

可是也有网友认为即使推出了“辟谣助手”,也于事无补,那些该转发的,还是会继续相信和传播。

什么都信的人还会“动动手指”吗? 

其实也难怪网友对谣言态度悲观,以往网络上出现的谣言大多是因为信息不够透明化,那时谣言大多出现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后,相关部门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之前,许多人抱着各种心理在网上传播一些“我叔叔的表亲的堂弟的老战友的外甥亲眼看见了什么什么”,这样来源不明,可信度也不靠谱的消息。而今的朋友圈谣言不再蹭“热点”了——人家直接制造“热点”

就拿最近大家可能看到过的谣言来说吧,最近不知道刮得什么风,朋友圈谣言扎堆“食品安全”这一块,“老阿姨”上街买菜总能遇到什么棉花做肉松,塑料制紫菜,泡沫变大米这种事,而这些严重缺乏常识的谣言往往被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频繁使用各种刺激性语言耸人听闻,使得不少读者就算半信半疑也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好意转发到家人群或者同学群之中了。

但实际上这些谣言的“科学含量”非常低,比如下面这个“棉花变肉松”,棉花就算做的再像肉松,那一口下去口感可是天差地别,怎么冒充?再稍微查查相关资料,谣言就能不攻自破。可是有些讽刺的是,这类谣言仍然传播的如此汹涌。这就让一些网友不免悲观:怕就算是你把辟谣证据就摆在谣言旁边,也有人会觉得谣言才是“真理”吧。

其实呢,任何时代都会有它的谣言,只不过现在的谣言披上互联网的外衣传播得更加广泛了,再加上你朋友圈中的父母大多接触网络时间不长,对于互联网既感到新奇又会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因为感到新奇,所以觉得互联网上的消息如果和我以往的知识不相符,那一定是我的信息过时了;而因为排斥,所以在学会操作相对简单的微信之后,他们不愿意在主动学习其他的互联网技术,因此就算在我们看来“动动手指”在搜索引擎上检索是件及其简单的事,在他们看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朋友圈谣言要想根治 微信还任重道远 

其实网友们也不必过于悲观,毕竟微信既然上线了“辟谣助手”,那么今后微信或许还将采取更多手段整治谣言。虽然说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微信没办法让每个用户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但是依靠背后的大数据整合,微信可以看到是哪些人在造谣,以及最近又出现了哪些谣言,从而“对症下药”。

我们来做一个猜想,未来,微信会不会推出一个“举报谣言”的按钮,只要举报人数够多这篇文章将被自动删除,或者在阅读之前会跳出“本文经多人举报确认为谣言”的小窗口来提醒读者?又或者狠抓“源头”,把那些恶意造谣的人封号或者制作一个“黑名单”?再或者对一些主动科普和辟谣的公众号给予流量支持,让更多人能够接收到最新的科普信息?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的一些美好的设想,或许大家也早就看不惯互联网上出现的那些恶劣谣言了,那么大家又是怎么看待微信这次上线的“辟谣助手”呢?又想到了哪些向谣言和造谣者“开刀”的好方法呢?请在文末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YunOS 6诠释软硬结合才是未来

OPPO R11发布会惊动半个娱乐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