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仿生“人生果实”

按照小吴的引导

看了《人生果实》

得到的是另一种更纯粹的触动

这差不多是建筑师修一和妻子英子最后时光纪录片

最后英子回忆修一的话总结得最好:

“他总是告诉我要缓慢坚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是这么做的

我意识到这么做很重要

一旦我这么做了

我就开始看到很多事情”

一栋自己盖的木屋

一小片种了很多果树和蔬菜花卉的自己的院子

一块块自己亲手制作的情趣告示牌

一天天和自然交换汗水和果实的日子

经历几十年的风雨后

他们把曾经四面荒芜的小家培养成了世外桃源

他们坚信自然的力量

一切尽量自己完成

坚决不给孙女买塑料玩具

自己用木头做出了更漂亮的

他们相信人和人的信任感

只在熟人店铺买东西

从不光顾便利店

修一认为数量导向的完全一样的住宅

会让人们忘记了“自己家”的特点

那些住宅只有一串编号和另一串编号的区别

曾经30多岁就在建筑设计界功成名就的他

因为规划出前卫的倡导顺应自然风格的规划

而没得到企业的认同

他就自己买一块地来印证自己的想法

如今他的住宅和周边单调乏味的住宅形成鲜明对比

影片里也记录了修一在生活中的固执

一碗精美的食物端来他不吃

要木头勺子

不要金属勺子

两个人也并非什么都一致

比如对于土豆

“修一爱吃任何加土豆的菜”

“我不喜欢吃土豆,

我一听土豆两个字就饱了”

(事实上纪录片还是拍到了英子吃薯条)

这记录的就是人生的一种自然果实

我们有的是另外一种“仿生”果实

就像我们工程强制用的“仿生绿篱”和塑料“防尘网”

这种染成绿色的劣质塑料

被源源不断地生产

并随着一个一个检查文件

被一遍一遍地反复铺盖在地上

日晒雨淋

你能看见他们碎成粉状

进入土壤和水体

到了那些你看不到但想得到的循环里

最终

是我们后代的身体里

我打电话给登高说:

你们针对这个发起一次公益诉讼吧

对照“三吨入刑”的标准

从全国造成的生态影响看

制定和不反对这项强制要求的行政人员

枪毙十次都少

以环保之名行污染之实

我国生态绿篱和防尘网可以算是登峰造极的一次

而且至今都没有缓和的势头

我想其实如果他们真的对扬尘扬沙很重视

首先覆盖的应该是西北的那些大沙漠吧

取消新能源车补贴

用塑料覆盖土壤来控制PM10都不多的土尘

这次环保的用心

算是创新

我们这代人似乎就一直在做这种“仿生果实”

耳朵里也一直被灌输着“仿生论调”

一会说人不够用了要放开生孩子

一会说就业压力大要金融放水保增长

其实人和自然

是一种不需要调控的平衡

用汗水就能换取食物和住所

只有在政治和商业利益面前

人才会只被当成利润源

越多越好

也许人家的“人生果实”

就是需要我们的人生都变成“仿生果实”

才得以实现

相比这些

修一和英子可以算是高贵

与世无争的高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