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人活一世目的究竟在哪里?我经历了三次转变,才悟出其中的道理
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我曾经受到一位朋友很好的启发。
这位朋友很年轻,他读过我大部分的著作,可以说是忘年之交。
有一次,他就跟我说了:
我觉得老师有三个层次的转变。
我仔细想想,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不揣冒昧,跟大家多介绍几句。
1
一个问题问住了我
我30岁的时候在美国念书,遇到一位教授,他的父母是传教士,在中国上海传过教,我跟他讨论到人性的问题。
当时我真的跟大家一样,相信朱熹说的人性本善,但是跟他一讨论,我的思想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他的问题很简单:
人性如果本善,人为什么会做坏事?
这问题不是不能回答,但是你的回答怎样让外国人能够了解呢?
你不能把宋朝、明朝的学者那一套再搬出来,那一套别人没办法接受的。
所以,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如果不把儒家的人性论说清楚,誓不为人。
要不然这一生只做一个教书匠,介绍许多别人的思想,照着讲,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可以做到的,甚至做得比我更好。
所以,这是我的第一个转变。
我决定要回到自己的中国哲学,把儒家研究透彻,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2
我选择走出去
第二个转变,是我回到台湾教书以后。
40岁前后,我发现我在台湾的学术界,跟很多人有不同意见。
我比较喜欢做独立思考,所以很多时候跟别人很难过得和谐;
我也从来不应酬,所以在学术界觉得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
于是,我就选择向社会去做演讲,把我学到的国学方面的心得,向社会大众喜欢求知的人。
这样一路去实践,我发现我获得了广泛而深刻的回响。
所以,这是我第二个转变:
在40岁前后,在学术界我继续教书;但是我把重点转向把自己研究的心得说清楚,让社会大众也可以得到真正的理解。
3
55岁重新出发
第三个阶段,是到我55岁左右。
我发现在台湾的学术氛围,不是很健康,我的学术研究在这里发展,再发展也有它的瓶颈。
所以,我就决定到大陆,跟大家介绍国学,一直到现在。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至少表面上学孔子学到一些心得。
孔子50岁研究《易经》,我50岁也专心研究《易经》。
孔子55岁周游列国,我也是在那一年开始到大陆各地介绍国学。
所以这个年轻的朋友实在是很了解我,他分析的这三个转变,确实如此。
4
最初的心志
但是,我还是问自己:这底下真正的理由是什么呢?
答案是,我的志趣。
志趣就是你的初心,你最初的心志是什么?
有关志趣,我们可以由四个方面来体认:
第一,内心震撼。
我们会在某个机会,听到某人的一句话,或读到某一本书,忽然感觉到自己受到震撼,获得某种启发,感觉到我这一生要这样过,才不算虚度。
我30岁在美国读书,被那位教授问住,于是发誓要把儒家的人性论说清楚,内心就是这种感受。
第二,全力以赴。
你光有震撼没有用,你要能够付诸行动。
“全力以赴”,就是无怨无悔加上自得其乐。
人活在世界上,当然都有惰性,总需要有多点休息,多点享受,但是你的志趣会催你往前走,没有抱怨,也没有后悔,同时在里面还得到乐趣。
我从在美国念书,一路到后来教书、跟大众演讲、介绍国学,好像常常是四处奔波,忙忙碌碌的,但是我无怨无悔,同时也自得其乐。
这其中就是志趣的力量,在推动着我。
5
生命的安顿
第三,自为目的。
我的这个志趣,本身就是目的。
也许你在实现志趣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附带的东西,像财富、名声、地位、权力,但你知道,那个不是你的目的。
所以,当你在实践自己的志趣时,不管是遇到顺境,还是遇到坎坷,你都不会反悔。
你是乐此不疲在做这件事,至于最终结果能不能达成?它后面附带的东西有多少?根本不去考虑。
第四,界定意义。
就是当你找到这个志趣之后,努力朝它去发展,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得到安顿。
什么叫做意义呢?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我们常常问自己: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生命?我要如何选择过这一生?
当你找到自己该去做的那件事,你就能回答自己:我要这样度过这一生,这一生才能够被我理解。
我从自己研究国学、介绍国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安顿。所以,我对自己做的这件事心安理得。
6
两个人的遗言
最后,我想举两个人做例子。
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王阳明。
王阳明一生很辛苦,只活了57岁,他临终的时候,学生问他有什么遗言?
他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他不需要有什么遗言了。
因为他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志趣过他的一生,把儒家思想了解到一个程度并加以实践,提出一些对世人有益的智慧。
另外一位是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活了62岁,后来患了癌症,过世的时候,他请人转告他的朋友说:
“我有一个美好的生命。” 这就是他的遗言。
他所谓的有一个美好的生命,就是他这一生都符合他的志趣去发展。
所以,当我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时,不妨问问:我的志趣在哪里?我这一生究竟要怎样去走?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