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生常见词“诬”的主要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莲香》(第十八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生常见词“诬”的主要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诬”的主要用法

例1:狼子野心,信不诬哉!(《阅微草堂笔记》)

解析:“诬”指虚妄、虚假

句译:狼崽子(也)有凶恶的本性,确实不虚妄啊!

2:或有言桑生病归者,女执辨其诬。(《莲香》)

解析:“诬”指虚假、欺骗

句译:有的人说桑生患病已经回家了,燕儿执意分辩(认为)他(的话)是假的。

PS此外,“诬”现在多指诬陷,即歪曲、捏造事实冤枉别人。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莲香(第十八部分)    

        《莲香(第十八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生曰:“昔日弄履则至,心固疑之,然终不料其鬼。今对履思容,实所怆恻(chuàng  cè)。”因而泣下。先是,富室张姓有女字燕儿,年十五,不汗而死。终夜复苏,起顾欲奔。张扃(jiōng )户,不得出。女自言:“我通判女魂。感桑郎眷注,遗舄(xì)犹存彼处。我真鬼耳,锢我何益?”以其言有因,诘其至此之由,女低徊反顾,茫不自解。或有言桑生病归者,女执辨其诬,家人大疑。

练习:生曰:“昔日弄履则至,心(    )疑之,然终不料其鬼。今对履思容,实所怆恻(   )。”(   )而泣下。先是,富室张姓有女字燕儿,年十五,不汗而死。终夜复苏,起顾欲奔。张(   )户,不得出。女自言:“我通判女魂。感桑郎眷注,遗(  )犹存彼处。我真鬼耳,(   )我何益?”(   )其言有因,诘其至此之由,女低徊反顾,茫不自解。(   )有言桑生病归者,女执辨其(    ),家人大疑。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本来。

悲伤、悲痛。

于是、就。

关(门)。

鞋子。

监禁、禁闭、把……关起来。

因为。

有的人。

欺骗、虚假。

练习2:

桑生说:“以前我)把玩绣鞋,马上)来了我)心里本来怀疑,但是始终没想到她是鬼。现在见鞋思人,实在很悲伤。”说完桑生)就流下泪来。这以前,本地)姓张的财主有个女儿名叫燕儿,十五岁了,得寒疾而死。过了)夜又苏醒,起身看看想要出去。张财主关上门,她)不能够出去。燕儿自己说:“我是李通判女儿的灵魂桑郎的眷恋送给他的绣鞋还在他那里。我真是鬼,你们)把我关起来有什么好处呢?财主)因为她有些缘故,于是)询问她来到这里的原因,燕儿低头徘徊,四下看看感到)迷茫自已也)能解释清楚。有人说桑生患病已经回家了,燕儿执意分辩认为)他(的话)是假的,家人非常疑惑这件事)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不汗而死、五日不汗而死等

《莲香》本段“富室张姓有女字燕儿,年十五,不汗而死”,这里的“不汗而死”指患寒疾而死。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也称作《内经》)中有一段记载“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瘲,齿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这里的“热病不可刺者有九”“凡此九者,不可刺也”说的大意是这九种“热病”无法医治,属于绝症。(“刺”指刺治、医治)

这里的第五条“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后来被世人衍生为“寒疾不汗,五日而死”。故而有俗语叫“五日不汗死”,意思是感染寒热病以后,如果五天不发汗就一定会死,针药难救。

后来,又有人借“五日不汗死”这一医学现象,来表明志气、意愿,多指为国为民不怕牺牲,把“五日不汗而死”奉为一种高尚的人生理念。如《宋史·高定子传》中记载,高定子在绵州做知府时,蒙古军队大举进犯四川,溃卒败将乘机犯乱,高定子告诫说:“军将入吾境,当受吾节制,惟各守纪律,则给以钱粮。若敌至,为国一死,作忠臣孝子,愈于病五日不汗死者。”大家听后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意效命,在高定子的带领下,稳定了四川乱局。

这里高定子所说的“五日不汗死”已经不是指患病而死的医学现象,它所隐含的意思和“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司马迁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语)等近似,是一种“先国家”“先百姓”的牺牲、奉献自我的志愿。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