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避暑?别担心,战国时期就有“冰箱”,唐朝还有“空调”

夏天天气炎热,古人怎么避暑的?其实很简单啊,古人除了没有电器,其他避暑方式跟上世纪80、90年代差不多,8090后应该都记得自己小时候怎么避暑吧?

90后还好,毕竟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风扇了,80后或者再往前的70、60年代,许多家庭连电风扇都没有,他们的避暑方式,和古人几无二致,无非就是扇扇子、开窗户,条件好点的有冰块……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儿的。

散发开窗

孟浩然在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写道: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古代男子束发,而在夏日的夜晚,就会把头发披散下来,然后打开窗户,找个幽静的所在,享受自然风。

更早一点的晋代,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也写了相同的纳凉场景:

“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你看陶渊明,这短短十几个字,就创造了“北窗高卧”、“羲皇上人”两个成语。五六月正是盛夏,他北窗高卧,享受着自然凉风,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自喻羲皇上,惬意无比,千金不换。

摇扇纳凉

这是古代老百姓主要的纳凉方式,古代把扇扇子称为“摇风”,又叫“凉友”——你看这称呼,真是浪漫极了。

但扇子也分等级,普通人家就用蒲葵编的蒲扇,这种扇子比较重,但风力大;条件好的用绢帛,重量轻,不费力,至于风力嘛,有微风就够了,大户人家也不会像山野村夫那样甩着膀子扇扇子;文人墨客则会在扇面题字画画,以显示自己的风雅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那就不需要自己扇扇子了,有专门供使唤的下人做这些事儿。

像诸葛亮、李白这种自带仙气的人,当然要用羽毛扇才能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李白诗《夏日山中》就写到了羽毛扇: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但是李白嘛,连扇子都懒得摇,把衣服裤儿都脱光了,挂在山中石壁上,自己一丝不挂任由大自然轻抚自己的玉体,哼哼,什么叫潇洒,什么叫风流?

喝冷饮避暑

古代虽然没有空调,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比如把西瓜放进井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清凉可口,堪称冰镇西瓜。

到宋朝时,冰已经是相对普遍的东西了,街头巷尾都会有人卖冰水,一般是用金银花、梅子这些具有清热解暑的草药或水果,用冰块镇一下,喝起来也非常清凉,苏轼《菩萨蛮》就写了一对小情侣,在夏日夜晚,一起吃冷饮的场景: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按中医说法,藕性凉,有开胃清热的功效,而且藕微甜,吃起来嘎嘣脆,十分爽口,你看这对小情侣,一边吃着冰镇藕丝,一边打情骂俏,真是对单身狗一万点暴击。

贵族的避暑方式

以上都是老百姓的避暑方式,跟贵族根本没法比。

战国时期的冰箱

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被视为战国时代的冰箱,把冰块放在冰鉴内,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且不易融化。清朝皇室借鉴了青铜冰鉴,发明出一种木质冰桶,其用途和冰鉴一样,但桶内用上了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能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也可称为清朝的木制冰箱了。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也记录了冰镇饮料的做法: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屈原喝的是米酒,在炎热的夏天,把米酒滤掉酒糟,然后冰镇一段时间,喝起来堪比琼浆玉液。

唐朝空调房

唐朝贵族更厉害,他们在派人冬天会去河面凿冰,拿回家在地窖中保存好——这种地窖非常深,底部铺着厚厚的柴草,把冰块整整齐齐地码好,再用一层厚厚的柴草和泥土封上,保证密不透风,这样的冰块就不会融化。

到了盛夏,把地窖打开,取出冰块放在房间里,相当于制造了一个空调房,而且降温效果非常好,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国忠当年就制造了这样的空调房,他请客的时候,在宴席周围摆满了雕琢成冰山形状的冰块,冷得宾客纷纷表示遭不住:

“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kuàng)者”。

纩是一种丝绸制品,挟纩就是把这种丝织品裹在身上,你看,其实古代人也和我们一样,开空调的时候,盖一层薄薄的凉被,才是人间天堂。

避暑山庄

皇帝除了享受空调屋以外,还有专门的避暑山庄,唐朝皇室修建了九成宫、翠微宫、玉华宫,清朝也有承德避暑山庄等。

唐朝的九成宫,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在这里避暑的时候,发现有泉水涌出,于是唐太宗让人在泉眼出砌上石槛,引导泉水流入。据说这一眼泉水清澈如镜,味道甘之如醴,然后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以记载这件事,于是便有了鼎鼎大名、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至今依然被书法爱好者顶礼膜拜的《九成宫醴泉铭》: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你看,古人的避暑方式还是蛮丰富的,当然了,你若真要细究起来,那还是应该像唐朝诗人白居易学习: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心静自然凉,不管你做不做得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0)

相关推荐

  • 涨知识!古代人是怎么过夏天的?

    古代没有电扇,也没有冰箱.空调.wifi,难道古人就度"夏"如年吗?其实不然,老祖宗们的脑洞可大着呢,古人的夏天更亲近自然,更有情调,他们也能把夏天过得有滋有味! 1.古人夏天的冷 ...

  • ​古人避暑极简史:没有空调、电风扇的日子可怎么过?

    2021-07-07 16:54 国家人文历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柏舟,编辑:詹茜卉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我国由于大陆性气候强,成为世界同纬度上除了沙漠干 ...

  • 小暑养生,养心避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步入夏天,也来到了7月. 夏日的阳光很霸道,未曾出门便流汗三分. 今天是2021年7月7日,小暑. 步入盛夏的第一个节气. 小暑·气候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 ...

  • 古人是如何避暑的?老百姓用摇扇,皇帝用冰鉴,三伏天过得很舒服

    盛夏来临,酷暑难耐,气温燥热.炎热.闷热,衣服黏着皮肤,那股难受劲别提了,真想洗个凉水澡,快点躲进空调间,现在的生活也算好的了,有空调.风扇和饮品,出门短袖短裤,无论私家车还是公交车,都有空调的功能, ...

  • 战国时期的关东六国联合伐秦,为何非要硬攻函谷关?道理很简单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孙膑(生卒年不详),,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世子孙.原名不详,因受膑刑,被砍去两个膑骨,故世称孙膑.大致于孙武去世后百余年.即公元前3世纪,生于阿.鄄(今山东阳谷阿城镇.鄄城县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相 ...

  • 屈原山鬼原文与译文[战国时期屈原所作诗歌]

    这首诗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存在争议.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qu ...

  • 九歌·东君[战国时期屈原的骚体诗]

    赏析 祭祀日神之诗,自然充满对光明之源太阳的崇拜与歌颂.这种崇拜与歌颂,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的崇拜和歌颂自然是最虔诚又是最热烈的.在<九歌>描写祭祀的场面中,这一篇 ...

  • 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司马错 -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早年学习纵横家.曾跟相国张仪有过争论,主张&qu ...

  • 山鬼[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

    文学赏析 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滋滋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 ...

  • 秦朝历史人物——樗里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

    樗里疾 - 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赵氏,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