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里长出'明星脸'?成功率不到10%,这是什么葫芦?
#西青非遗迹#
葫芦在中国传统中,一直被视为祥瑞之物,千百年来,它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您的印象中,葫芦能长出什么花样?
在西青区的全华匏艺工作室,威武忠勇的'关公'、雍容华贵的'喜鹊登梅',还有实用的水杯、茶叶筒,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造型逼真的普京、成龙、马未都……它们都是用葫芦从地里'种'出来的,巧夺天工!
范制葫芦,又叫范匏葫芦,兴盛于明清,就是以模具迫使葫芦依'形'生长。制作方法就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范模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的空间。待葫芦长成后取出,范模的图文便在葫芦上显示出来。这种天人合一的'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黄全华,是范制葫芦第三代传承人,在他的身上,让人感受一种对葫芦执着的热爱。
他说:'这些作品不是雕刻出来的,是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难度大、成功率低,葫芦生长周期短的要半年,长的要等上好几年,待葫芦长成揭开面纱的那一刻,那种紧张和惊喜是不言而喻的。'
话说着,正赶上一批新葫芦要'开奖',随着黄全华来到了他的70亩'葫芦田',就是在这里,黄全华种出了很多作品,屡获大奖,他自己也获得了'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黄全华娴熟地把一个个套着模的葫芦从藤蔓上剪下,他说,每次开葫芦就如同彩票开奖一样,若'匏器'成,则天人合一;若败,则需明年'从零开始'。
黄全华用榔头轻轻一敲,双手再一剥,一个精致的'人像'就跃入眼帘,纹路清晰、惟妙惟肖。
但一向要求严苛的黄全华觉得,有的个头不够饱满,有的颜色不够火候,20几个葫芦能用的只有两三个,而这两三个还不能确保最终成功,必须要等其自然风干以后再决定去留。
黄全华说,普通的葫芦成功率只有10%,一些难度大的私人订制作品,可能要种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才能出一个精品。但正是这种困难和挑战,才让他和他的团队对这项传统技艺如痴如醉。
现在,黄全华已经收了三个徒弟,他们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将这项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文图/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