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漫谈(建议收藏)

诗歌里面有爱情相思、田园隐逸、塞外沙场、山水名胜、壮志豪情······,仰仗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千古功德和历代文言文系统的独立运行,让我们稍微接受过几年教育的人还能大体读懂祖先们所表达的意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文化的基因就这样一代代传递了下来。

即便有些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典故,查查字典和辞典也基本能够解决问题。

但即便是诗经时代,我们发现,居然还有读起来押韵的字。随着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押韵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就越来越小了。

如果古人的诗歌,仅仅止于内容、字数和押韵,那么就不存在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了。

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唐代的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近体诗。所谓的近体诗,是唐人的说法,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近体。为了区分比较方便,咱们称呼按照格律来的,叫格律诗,不按格律来的,叫古风。今天咱们写的白话诗,叫现代诗。

是谁这么没事干,整出来一套格律呢?

这个得首先上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沈约。如果没有沈约的《四声谱》,那么可能就没有后来格律诗歌了。

南北朝时期,佛教比较盛行,僧人们唱的都是印度的梵语,后来有人就琢磨着,不如翻译成汉语来唱,有利于大家听懂啊。这么把印度的梵语和汉语一对比,发现汉语中的发音居然有不同的声调啊。

于是就总结出了: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

平声就是今天的阴平和阳平,俗称一声和二声;上(古代读赏音)声就是三声;去声就是四声。

那入声呢,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经济往来,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北方的入声基本消失,在南方得到了大量的保存。但入声字仍然在纸上留存,称为入派四声。就是入声字分到了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中去。

北方长大的孩子,理解诗词格律最头疼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什么是入声,见到了黑、七、八、发、国、白、合等常见字,根本想不到会是入声字啊。所以古代音韵学研究,对于北方方言长大的孩子而言,难上加难。

古人的平声,今也平声,可以延长。大家在唱歌的时候,可以发现到了延长的某一个音节,即便原来不是阴平和阳平,只要开始拉长,就得变成阴平或阳平。比如蒋大为先生的《骏马奔驰守边疆》,上来一句,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马,属于三声,但要拉长了唱,就得变成平声了。

剩下的上声、去声、入声都叫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没有办法延长。

如果入声字归到了上声和去声里面去,仍然算作是仄声,所以在分析律诗平仄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归到了阴平和阳平里面去就多了一道程序,需要专门去记一些入声字才行。

有了平仄的概念,才能继续往下探讨格律的问题。

古人发现一个规律,声音如果一直是平声或一直是仄声,就不好听。比如两个上声在一起:你好。我们不能像机器人一样说 你 ----好!而是把前面的变成二声。

发现了规律后,就在当时最流行的文学体裁诗歌中开始实践,也就是要求平仄相间。以五言律诗为例,两个字算一个节拍,第二个字是平,那么第四个字就是仄,第五个字就是平。为什么是第五个字,因为最后一个字延长半拍,算两个字,所以第五个字就相当于第六个字。

刚开始实践的时候,大家觉得上下两句(一联)就应该相对,这样抑扬顿挫。

如果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那么第二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自然应该是再倒过来,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自然就是平平仄仄平。

但这样一来,就有了问题,不管多长的诗歌,你四句也好,一万句也罢,也只有这一种模式,实在是太单调了,不足以反映他们的才华,不好比较水平的高低。

于是到了唐代的人们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四种句式。

1.(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仄仄平平仄

3.(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押韵的句子,第二句和第四句是不押韵的句子。

加上前面括弧里面的平平或仄仄,就是七言律诗或绝句,不算括弧里面的,就是五言诗歌。

两种句式的搭配,实际上只有一种。四种句式搭配,要丰富了很多。

除了南北朝时期大家立的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规矩外,又立了一个规矩,叫两联之间邻句相粘,但不完全相同。

于是就出现了一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句之内平仄相间指的是第二四六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一联之内平仄相反)

平平仄仄平平仄,(两联之间邻句相粘,但不完全相同)

仄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之内,平仄相反)

到这里就是绝句的平仄了,往下就是律诗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两联之内邻句相粘,又粘回去喽)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种: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句最后一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第2、4、6字与上联平仄是相反的,但第二句最后一字韵脚必须为平声)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2、4、6字平仄与上联邻句是相粘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之内,平仄是相反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第2、4、6字平仄与上联邻句是相粘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一联之内,平仄是相反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不再解释了)

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再解释)

第三种:平起仄收和第四种平起平收都是一样的道理,不再罗列了。

乍一看,这也太麻烦了。古人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啊?

因为要考试用啊。

这个考试不是资格性考试,而是选拔性考试啊。学好了这些规矩,能换来功名利禄,所以要认真学、熟练掌握才行。

所以有人说律诗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这么沉重的规矩,还要跳舞跳得好看,确实不容易的。

但后来大家一想,人不能让规矩被憋死,不能因为这些规矩而损害的诗歌的表达,总得留点灵活性的措施才行。

如果律诗中某一个字的平仄出了问题,称之为拗;

那么就要想办法来补救,称之为救。合称为拗救。

拗救分为出句自救、孤平拗救和对句相救三种。

出句自救只有一种句式,就是平平平仄仄中的第三个字该用平的时候,用了仄,那么第四个字就要改为平,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如:凉风起天末,一句的平仄就是平平仄平仄;又如回看射雕处一句的平仄也是平平仄平仄。这两句都是平平平仄仄的本句自救。

孤平指的是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了韵脚之外,第一个变成了仄声后,整个句子就只有一个平声了,这就成为孤平。这时候就需要把第三个变成平声字,注意变得都是单数字,偶数246是不能变的。孤平是大忌,所以大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王力先生组织人力从五万首唐诗中才找到两句犯孤平的,这说明,不能犯孤平是底线。

例子如: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的故园今若何。

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个故字用了仄声,所以今字要补回来,成了仄平平仄平。

对句相救的情况,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个字应该是平的时候出现了仄声,连正常的一句之内平仄相间都没有做到,那么只好在下一句中的第三个给变成平声。也就是说,这一联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现在发生了变化,上联成了仄仄平仄仄,下联就得变成平平平仄平。

如上联的野火烧不尽的平仄是仄仄平仄仄,

下联的春风吹又生,就变成了平平平仄平。

诗词格律从平仄入手,如果能把握一些规律之后,有时候反而可以倒推出某个字可能是入声字,去入声字字表一查,果然是啊,还是有些成就感的。

原来对清代醉心于朴学的士大夫总是嗤之以鼻,觉得他们都是躲在书斋里,不问天下苍生的疾苦,所做的工作都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但现在想来,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也有很多的无奈,在没有录音录像设备的前提下,靠大量的语料和逻辑推理能把唐宋时代的发音考证明白,能把先秦时代楚辞和诗经的发音考证清楚,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