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经》色彩:荔枝色考

荔枝色,也称“荔色”。中国传统色彩之一。

利用植物某个部位的色彩成为某个颜色的专有名词是中国色彩名常见的用法。此类词语来自植物的花朵,树叶和果实的颜色。如桃红柳绿,橘红橙黄等。荔色也是如此。

宋《本草衍义》卷十二

... 。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余如经。

宋《荔枝谱》:... 瓤圆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于此。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时人以少女比之。明《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四 草部下品之中

... 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也.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贾母见宝玉身上穿着荔色哆啰呢的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 ..

显然文本中的“荔色”是用成熟荔枝的暗红色来描写宝玉的服饰颜色,是颜色词。暗红色是荔枝果实成熟时的果壳颜色,这里不直言暗红色而称作“荔色”。

其他古诗词中出现荔色也不多:

宋《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拆冰开荔色,除雪出兰栽。

《杜诗详注》第8部分

... 歌妓为乐也。笛声无解于愁思,盖衰年漂泊之感,终有不能忘情者矣。) 潘尼《琉璃碗赋》:“荣密坐之曲宴。”重碧,酒色。轻红,荔色。

荔色既为荔枝果色借代之,也可称为“荔枝红色”。在古代小说里有不少描述人物服装的颜色:

清代小说《情梦柝》第十六回:...若素把喜新一看,头戴飘摇巾,内穿荔枝色云缎袄,外披白绫花鹤氅,脚下大红绸履 ...

第十九回:... 原来日间楚卿穿的石青色袄,却没有荔枝色袄,恐若素疑心,与子刚换穿了,钻下新人 ... 。初六夜,虽有亮星,却无月色。若素看见穿荔枝色的走下去,自然是子刚,

清《金屋梦》第二十一回 :... 外打扮新服,摇摆出来,甚是鲜明,穿一套荔枝色漏地绉纱直裰,玉色线罗银红京绢的衬 ...

在有关书画古籍论述中也有出现:

《词品》

檀色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词所谓“檀画荔枝红”也。而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多用,试举其略。徐凝宫中曲云:“檀妆惟约数条霞。”花间词云:“背人匀檀注。”(《词品》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杨慎,该书是一本论词专著。)

《珊瑚网》第1部分

钗头新緑荔枝红,那与江桃色味同,闻道端明新进谱,一时殿阁起薫风。(《珊瑚网》,是中国明代汪珂玉的书画著录。《珊瑚网》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 ))

从以上资料来看,荔色作为色彩词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大致在明代以后。

《词品》把荔枝红归为檀色,浅赭所合。但这个檀色绝不是赭石色,而是类似红檀木的颜色。

为此,笔者认为,荔色(荔枝红)染料来源有红色的苏木、茜草、紫檀以及赭石。可以是某一种染料加媒染剂,更多的可能性是两种甚至多种染料按不同配比来染色。

《布经》记载的染“荔枝色”染料及助剂如下:

荔枝  川倍七斤、苏木二十斤、白矾三斤、青矾三斤半。

《布经》里的记载证实了笔者先前的判断基本正确。

苏木、五倍子为染料,五倍子为多,如仅仅用白矾,颜色为大红,如仅用皂矾则为深紫;两种媒染剂白矾,皂矾同时使用,颜色为暗红。

得来全不费工夫!

染匠黄荣华辛丑年七月初八夜初稿于宋庄国染馆

作者按:此文为正在撰写的《布经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谢绝转载!

欲要学习传统植物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9月在北京国染馆举办的《传统植物染色专业研修班》班。十人小班教学,欲报从速!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