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书家”萧退庵

萧退庵的书法,籀篆隶楷行草无一不工,而尤工篆书。

笔者2006和2007年从上海朵云轩拍得萧退庵的两件书法,先是一柄成扇,写的是隶书(另面为清末民国著名人物画家朱良材的人物)。内容:“石榴聊泛,蒲桃醱醅,芙蓉玉盎,莲子金杯,新芽竹筍,细核杨梅。”行书署款:“辛未荷月望后三日,中孚萧蜕书于海上客次。”钤印“萧蜕私印”白文。“辛未”是1931年,“荷月”指农历六月,“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日)。“中孚”是萧退庵的字,他另有字退庵、退暗、退闇、忠甫,“蜕”是他的名,另有名守忠、嶙。萧退庵号蜕公,别署则很多,如本无、寒蝉、寒叟、苦绿、皋松老人、听松庵者、劲草庐主、旋暗室主、南国老人等。萧退庵的弟子翁闿运曾问他为何别号如此之多,他说:“为了不求人知。”其淡于名利如此。

萧退庵的隶书起伏顿挫,遒劲深秀。他取的《张迁碑》的古拙朴茂、方正尔雅,《鲁峻颂碑》的深厚古秀、劲挺有致,《衡方碑》的宽绰丰润、古健严整,《曹全碑》的跌宕秀美、飞动飘洒,《石门颂》的飘飘欲仙、洒落自在。而这柄折扇上的隶书,则趋的清劲古瘦、姿纵流转,意味极其古雅。把玩萧退庵的这柄隶书折扇,恰似村野稚童敦朴无华的天机流露,又如草泽隐逸,放浪形骸,登东皋而舒啸,不拘一格的散仙意味扑面而来,令人惬意神畅。

就在拍到萧退庵的这柄成扇一年时间不到,便又在朵云轩拍得他的这件行书四通屏。每屏64×31cm,书写内容是李白的《襄阳歌》长诗大前半部分: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嘴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后面很长,四屏已写完,故未再录。这首诗大概写于唐开元十五年(727)以后,李白在开元十五年在湖北安陆和退休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襄阳离安陆不远,李白有可能这期间出游襄阳后赋了这首诗。诗的后半部分: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倒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洲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署款:“双蕙堂主人正,庚午元月,萧退闇。”钤印“蜕闇”和“江南萧氏”,都是白文印。“双蕙堂”不知何指?“庚午”是1930年。

萧退庵的行书胎息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兼学颜鲁公、苏东坡、米芾及刘墉,晚年醉心李北海,以《云麾李恩训》、《叶有道》欹则而单薄,而专师《麓山寺碑》。《麓山寺碑》古雅淳质,黄庭坚在他的《山谷集》中有赞:“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王献之)复生,不过如此。”明朝学者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则认为:“其钩磔波撇,虽不能复寻觅,其神情流放,天真烂漫,隐隐残楮断墨间,犹足倾倒眉山(苏东坡)、吴兴(赵孟頫)也。”如果说萧退庵的篆隶书法是在严整古拙中讨取生活的话,那末他的行书则是气骨开张,笔力沉浑,大有颜、米遗风,可见其功力不凡。那种丰腴厚重,颇有林泉之致。

在书法学习上,萧退庵曾说过:“学苏当学其沉着痛快,不可学其倾侧;学黄山谷当学他的朗透,不可学他的曼衍;学李北海当学其运臂直来直去,弄硬弓的手段。学习之法,在乎日夕相对。”直是善学古人的会心之言。又言:“一碑须学一百次,方可入门而升堂,由堂而入室,由室入奥,由奥而后出门,复由后门而绕宅,再进前门,复从后门出,则整个状况,均得了然。”用笔上,萧退庵也颇多心得,尝云:“(握管)当懂得力学,以笔尖为重心,大食中三指为力点。”又云:“写字工夫,不可有滑笔,主要笔笔入纸。”他又于“永字八法”外,别辟新八法,为理、法、意、骨、筋、肉、气、韵,认为:“八法全,谓之有笔有墨;不全,谓之有墨无笔。”又云:“书法虽小道,要具三元素:一曰书学,二曰书道,三曰书法。三者以学为本,以法为末,以道为用,离其一,则非正法也。”

著名金石书画家邓散木师事萧退庵,自称27岁时见到萧退庵先生始闻书法大道。民国时期,上海唐驼写招牌字甚有名,萧氏到上海,唐驼往见说:“我是小书匠,你是大书家。”著名学者书家郭绍虞教授亦以为萧氏书法纯真自然,不似李瑞清晚年书法的做作。当时海上名家郑孝胥、朱祖谋。伊立勋等皆自视书法不能及萧退庵。萧氏的亲家著名金石家赵古泥曾为他刻有一方“海内第一书家”的印章,他不肯用,赵古泥又刻了一方“虞山第一书家”的印章送他,他仍不肯用,其谦虚可敬。但他的“江南第一书家”的名气还是不胫而走就此传开了。

萧退庵是江苏常熟人,生于1876年。1898年中秀才,后弃去不肯参加乡试。继至无锡从名医张聿青进修脉诀。为人视疾,医术精湛。一度曾于上海悬壶济世,被推为上海中医学会副会长。感于清末的朝廷腐败,萧氏深感救民尚不特于医道,教育尚可治人之心,故弃医转入教育界。先在上海城东女学任教,后入中国教育会。继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之后,萧氏一度代理城东女学校长。民国初年,萧氏返回常熟从事地方教育事业。历任常熟竞化女校、第一民立两等小学、石梅西校教职。期间加入南社,入社编号为409号。他又加入同盟会,崇尚革命。“二次革命”后,萧氏见国是无所定,遂以诗酒自遣,兼又仍操悬壶旧业。1927年后,他迁居苏州大石头巷,悬牌鬻书。后迁往葑门内阔家老巷,那一带俗称南园,因自号“南园老人”。其时他皈依佛门,法名慧脱,法号本无(他胸前挂有其弟子邓散木所刻羊脂玉印“本无”,胡须梳一把,门钥匙一个,行路叮当,如鸣佩环)。

萧氏研究的是华严宗,修持弘扬的是律宗,崇信的是净土宗。净土宗大师印光法师修建灵岩寺山寺大雄宝殿,萧退庵为之撰联并篆书挥写,镌于大殿石柱之上,其联云:“圜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萧氏并且悟禅书一理,尝云:“书道如参禅,透一关,又一关,以悟为贵。”又云:“书法当学而思,思而学,若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皆不可也。佛学由解而疑,疑而参,参而悟。不解不会疑,不疑不会参,不参不会悟,不悟不会成。书法然,一切无不然。”

萧退庵性狷傲,他与南社诸多名人一样,尚气节。敌伪时期,江苏省长陈则民曾设盛宴,四方文人不期而会者百许人,陈以请柬招萧氏,萧氏坚辞而不受。陈复派车往接,萧氏即从后门避走。1942年,汪精卫六十寿,大张寿筵,伪省长李士群持金求萧退庵书,他坚拒不纳,云:“我是汪精卫的南社旧友,他当知我野性未驯,不会答应写字的。”当时萧氏经济上并不宽裕,常以书润弥补生活,连茶酒资亦多赊欠,而于权贵金银却嗤之以鼻。

爱憎分明的萧退庵对卖国求荣之流是蔑视、嘲讽,而对南社中有气节的社员则情深弥笃。他曾作诗悼念革命志士宋教仁(字遁初),诗为《遁初周年吊之以诗》:

寂寂荒江酹一樽,夕阳幽草自黄昏。

东郊不返沈川璧,南国仍招游岱魂。

万里愁云空化鹤,三湘哀月冷啼猿。

何人剩有伤时泪,寒食年年拜宋园。

民国后,萧氏年老多疾,生活孤寂。陈毅任上海市长期间,推举萧氏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生活聊有依靠。1958年5月,萧退庵因病去世,他的胞侄洪迈撰了《萧蜕公简史》。他的著作有《说文建首溯源》、《音韵发伏》、《小学百问》、《文字学浅说》、《劲草庐文钞》、《蜕庵诗钞》、《铄迦罗心室笔记》、《山晴云馆论书》、《医屑》等。

于 建 华 简 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  书法作品

于建华  扇面作品

于建华  作品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于建华《行草》对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