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把没有什么价值的知识,包装成知识
“知识变现”是一块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领域。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知识变现”的价值,它真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知识变现”的庐山真面目
首先,要先来探讨,到底什么是“知识变现”。简单的来说,知识变现的本质应该是:把知识包装成产品与服务,以达到商业价值的一种产业。但人们可能紧接着,就会有了一个疑问:“现在网络上大部分的文章与知识,不都是免费的吗?既然有了免费的东西,需要付费的知识产业,会有商机吗?”
的确,现今社会中“免费”的知识与资讯,仍是占大宗,且规模仍然持续不断地在扩大,而看起来这样的趋势,在未来也没有消停的迹象。那么为什么会有“知识变现”产业的生存空间呢?
妙就妙在多数的知识,本身是没什么价值的;是知识被包装成的服务与产品,也就是知识的形式,才是真正可以成就商业模式的所在。
若深入了解“知识变现”的不同层面,会发现用户,其实是为知识产品和服务付费的,为知识的形式付费,既不是为知识本身、也仍不是为效果付费;而未来的知识消费的样态,则会朝向“付费,请人帮忙解决问题”的方式演化。
把知识转化成产品或服务,是因为消费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形式;产品或服务,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的。因此未来知识变现的趋势,会朝向产品化、格式化、工具化和商业化四个方向前进;本文主要针对产品化与工具化两者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1. 产品化:
如同上述所言,消费者是为产品化的知识来付费,而不是知识本身。一般来说,知识从创造到消费,共会有三个环节:知识创造、知识产品化与知识消费。
以传统纸本书籍的例子,来说明知识的三个阶段:在知识创造阶段,图书作者完成书稿;在知识产品化阶段,出版社的编辑,将书稿编辑成书、进行包装,出版社印制图书、营销、售卖;在知识消费阶段,读者通过阅读掌握书中知识。
在传统方式中,读者自行阅读,和消化知识的难度是很高的。编辑和作者,会尽量提高易读性,出版社,会进行营销包装,使读者能接触到它,除此之外,作者、编辑和出版社,并未花更多力气来让知识消费变得容易;因此过去的书本,是一个体验式很差的案例,造成消费者将书本买回去后,根本不会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金钱。
这样糟糕的消费体验,正好替“知识变现”提供了一个可突破的缺口。以传统图书的案例来说,便可将“知识消费”进行改造,以使消费者在吸收知识上,能够有更佳的体验,例如先存得有声书、影音书,甚至是专人的导读、说书频道等等;更甚者,在未来的发展上,企业可以直接帮助读者,在“应用知识”的层面做更多的改善,例如直接模拟书本中知识应用的情形与结果、精炼知识系统,以求快速吸收等等。
2. 工具化:
过去人们消费知识的型态,主要是以“有备无患”的方式来面对;因为不知道可能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用途,我们通常都是,大量吸收各种可能有关的资讯与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但这样以来,反刍消化知识的工作,仍是仰赖个人的造化,因为只有自己,最知道该如何利用所学,以面对千变万化的突发情况。
而如今知识变现时代的来临,就是要针对“应用场景”的部分,来进行事先的模拟预测,以求达到在“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时,可以代替消费者,选择知识“应用的形式”;这即是知识“工具化”的体现。比如说,在体育健身领域的一款APP“Keep”,其功能,不是把健身知识教给消费者,而是通过APP,引导消费者的活动。直接透过在应用场景下,应该采取什么方案的解决模式,来替消费者省略,自己“反刍消化”的步骤。
以现存的商业案例来说,市场上尚未在知识领域里,看到工具化非常成功的案例,但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持续扩张后,未来消费者,将会不满足知识的单纯传递,而会渴求厂商,进化到把知识工具,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新阶段。
谈完了知识变现产业未来的发展,顺道介绍一下,此产业中“知识电商”与“知识平台”之间的差异;许多人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殊不知彼此间的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都有根本上的不同。唯有清楚知道两者的角色定位,才能对其的种种市场策略有明确的了解。
▐“知识电商”与“知识平台”,傻傻分不清楚?
简单来说,“知识电商”不是平台,而是将“知识”包装成消化过的产品与服务,并透过电商的平台,来卖给有需求的消费者。
如同前述,知识变现产业的主要竞争力,不在于提供大量的免费知识与资讯,那是前一代网络公司已瓜分殆尽的领域(Google、百度…);知识变现产业的主要参与者,目前是朝向“知识电商”的领域发展,亦即包装过后的知识产品与服务,而非如同过去平台企业,一般将主力放在“平台”的建立与提供。
平台企业,多着重在吸引多种不同的消费者与供给者,到自己的平台上来消费,以促成庞大的跨边或同边网络效应;其重视的是流量的产生,如同Facebook、Amazon等网络巨头,主要的目的,是吸引多群消费者到平台上来互动,而透过彼此的交互影响,而产生巨大的流量以创造商机。平台企业,是担任中介者的角色,将心思放在规则的制定、反馈机制与制衡模式的维护等等,较少直接干预平台上的交易本身。
知识电商则不同,他如同传统出版商一般,知识电商寻求具有潜力的作者,透过将其知识进行包装制成产品与服务,再透过自己的app销售给需求者;知识电商是直接参与了这场交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属于供给者的环节。
知识平台扮演裁判兼场地提供者,知识电商则是亲自下海当供给者,两者间的差异大相迳庭;而其中最经典的案例,便是“罗辑思维”的“得到App”,无怪乎罗胖在多次的演讲与访谈中,称自己为“知识电商”,而非“知识平台”。
▐“知识变现”,下一个风口?
罗胖(本名罗振宇),曾在“时间的朋友”演讲中,提出几个令人惊艳的概念,无不呼应“知识变现”时代的来临:“GDT国民总时间”的概念,使得消费者唯有仰赖更有效率的,知识消化吸收与应用,才能在时间更碎片化的现代,达到更大的效率;而“知识变现”,便是一种应运而生,替消费者筛选知识的商业模式。
另一个观念,“父权逻辑”的提出,也是另一个经典。这种贾伯斯式的“给你,你还不知道的好东西”,正是将知识的应用场景,提前替消费者设计完成,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替消费者定制化知识的“工具”。当时间和注意力,都变成人们有限的货币时,精挑细选的“深耕”付费的内容,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2016年,许多中国网络界的大神,都已经阐明“知识变现”产业,将是下一个崛起的“风口”。时下的大环境中,底层因素已经剧烈改变,唯有get到新兴的生存模式与商业环境,才能使人,更从容地在时代里安身立命,甚至是鱼跃龙门,而身价百倍。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