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造经济,何来共享经济?(劲爆短评)
“共享”已经不是个新鲜词了,从Mobike到ofo小黄车,共享单车已散布在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前些日子,北京还出现了“共享男友”的新闻。
有关“共享“的争议不断,最近多地政府出台政策,严格监管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出了什么问题呢?
经济界对于发展共享经济的态度,多持肯定,却也无法回避大众的要求:要对共享经济加以管理。只是要管理,就必须先弄清目标对象,也就是到底何谓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一种透过闲置资源的再分配,来创造经济效益的营运模式,例如Airbnb是一个提供闲置居住空间的信息平台。
但是随着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后,共享经济开始质变,走向规模化的市场经济,投资者生产出更多的房屋与车辆,来供人租用,似乎与原本“闲置资源的再分配”的本质不同,反而创造更多的闲置资源,等待被使用。
你看看堆积如山的自行车,你就会明白,这并不是“闲置经济”,而是“浪费经济”。
当什么都能共享、什么都不奇怪的现象出现后,中国开始出现“共享泡沫”的破灭。首当其冲的就是号称中国第一家共享单车“悟空单车”的倒闭。
悟空单车是一个仅限于重庆地区大学城内外的小众共享模式,虽然小而美,但是当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进入共享单车市场后,大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展露无疑,更优质的单车、更快速的网路服务、更低廉的费用与多元的付款方式,让共享经济,瞬间变成出租商业的伪装。
另外,无独有偶,台湾地区的共享单车oBike,还有香港的共享单车品牌GoBee-bike,最近都遭遇到了困境。
就以香港为例,香港地狭人稠、交通拥堵,因此“随取随停”的共享单车,确实具有先天的吸引力。
但是当正式运作后,让原本停车不易的香港,又多了更多闲置单车占用城市空间,在人民抱怨与检举下,当地政府只能采取积极取缔的作法。
只是一旦不能随取随停,共享单车的优势,自然不复存在了。
上述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便是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共享经济仍必须融入当地文化与法规,才不至于死在沙滩上。
以我们熟知的摩拜单车(Mobike)为例,它是以随取随停的模式在运行,但入进日本后,在北海道札幌,选却是择与Secoma连锁店,合作设置专用停车区域,在这些站点间,任意取车还车的模式开始经营。
图片说明:摩拜单车进入日本!
原因就在于日本人注重市容整洁、严格取缔车辆违停,因此不适宜采用随取随停的经营模式,在这样的状况下,日本Mobike的经营策略就必须改变,在日本,摩拜单车采用了理念——“效率比规模更重要”,必须提高单车的使用率,来取代大量投放车辆的作法。
最后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如果单纯从逻辑的观点出发,MoBike和ofo的模式,的确具有发展性,因为“限制更少、发展自然更大”。
只是从现实面来看,这些公司生产出大量闲置单车供人租用、再赚取利润,随取随停的营运方式,导致车辆随意停放,包含占用机动车停车位,人行道,甚至居民楼的通道。搞得居民怨声载道!
对于当前已经停车不易的车主,还有注重城市环境保护的老百姓而言,很容易发出抱怨。但政府管理若过于严格,也会失去产业的发展性,因此管理必须要能因地制宜,在创新发展与公平性之间,取得均衡,才是最好的出路。
编辑:Flora 排版:大大
投票:你觉得共享单车扰民么?还是便民?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