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春节入梦来/汤云明

春节年年有,年年节不同,这也是国人盼望春节的心情。虽然人近中年,也过了几十个春节,但每每想起即将来临的节日,心中不免还是会有些激动。

人们看重春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春节到来,就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举行完这个隆重的仪式,就又要为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奔波劳碌了。因而,春节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上一年的总结。以至于人们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总少不了青蒜、青菜、白菜、鱼,甘蔗,用谐音的意思表达以前的不快乐的事都“算了”,从今后重新开始,在新一年里清清白白,年年有余,甘蔗则代表苦尽甜来,一节节的甜蜜美满。

现在的大人过春节,也许更看重的是辛苦了一年到头,单位可以给大家发点礼物、给点奖金,再吃一个年饭,全体员工痛痛快快的醉一场,该表白的表白,该沟通的沟通。过节还能让一家老小、兄弟姐妹从各个地方赶来,其乐融融的在一起过个团圆节,也好抛开工作和生活的负重清清静静的悠闲几天,或者到外边走走看看。也可以静下心来总结一下自己一年来和得失和成绩,为下一年的发展制定一个初步计划。

我的儿童时代是在物质条件非常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度过的,那时的孩子盼望过年的最大愿望就是可以穿新衣服、吃到糖果鱼肉、还可以放鞭炮看耍龙、舞狮、踩高跷等文艺表演。这些小小的愿望在今天的孩子看来可能是天天都可以实现。而在当时,这种享受要等上一年才会有一次,甚至于会因春节还未过完就会产生一种遗憾,因为下一次过节还很漫长。

儿时的春节,从腊月二十四“送灶君”开始,母亲就开始准备春节的衣服和食物了,那时最时髦的衣服是草绿色军装再加上一顶带红色五角星的军帽,要是还有一把木头枪就可以神气成一片,成为众多小朋友眼中的明星,让人羡慕得流口水。那时最方便的过年零食就是爆米花和饵块、米糕,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玉米或大米炸成爆米花,用米饭做成饵块,用米面做成米糕,好让嘴馋的孩子们在节日里尽情分享。

曾经多少个童年的除夕之夜,我是在听着渐远渐近的鞭炮声,在早一点天亮的企盼中彻夜难眠。记得我最幸福也映像最深刻的一次春节是头天晚上父母就给我们哥几个分发了新衣服,每人还发了一个塑料做的天鹅样的袋子,里面装满爆米花、瓜子和糖果,每人还分了半封鞭炮。天一亮,我们就各拿各的东西跑得无影无踪,直到玩得累了、饿了才会想起回家。以现在看来,类似的这种塑料袋随处可见,甚至今天的孩子早已对这种东西不屑一顾。

因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我家又有兄弟三个,每年过年,哥哥几乎都可以穿新衣服,为了省钱,有好几次我是穿着哥哥穿了不合身的衣服过年的,妈妈怕我觉得委屈了,就骗我说是新的,我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也就装着没在意。等我穿过以后的衣服就旧得不能再穿了,所以弟弟也年年可以穿新衣。唉,谁让我不大不小,是老二呢,其实我也能理解母亲的心情,毕竟家里实在不宽裕。那时,母亲也是几年都舍不得添置一套新衣服。

怀念儿时的春节,贫乏但很期盼;过好现在的春节,隆重而温馨;每个时代的人都会被那个时代的境遇打下深刻的烙印。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的孩子又会给他们的孩子们说起他们小时候快乐的春节故事。

作 者 简 介

汤云明,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男,汉族,云南昆明晋宁区人,1973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编辑。199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为内部刊物《园区报》副主编,区文联《月山》文学季刊编辑。出版个人诗歌集《岁月之上》、散文随笔集《随言散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