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力量——言恭达大篆《诗经·大雅·绵》的展作品!
2019年7月13日至15日,言恭达大篆作品《诗经·大雅·绵》捐赠仪式及游学活动在陕西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以及周原等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不仅参加了隆重的捐赠仪式,被这幅巨大的金文作品所惊叹,而且还观摩、参观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器铭文以及深厚的周秦文化,使游学者无不为之震撼,同时也带给我们深深地思考。思考言先生金文书法的美学特质,思考言先生书法与金文的关系,思考金文对当代书法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思考三千多年前古老的金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生命力。
毫不夸张的说:言先生的金文书法艺术独步当今,艺术水平高超,早在八十年代已在全国重要展赛中荣获大奖,蜚声书坛被专家所认可。这件金文《诗经·大雅·绵》作品是其所书金文字数最多也是最新创作的代表之作,其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扎实的传统金文功力。言先生对大篆金文经典之作有着几十年来的悉心研究、反复临摹,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功力;二是在传统笔墨上的创新。言先生的金文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他的涩笔逆行的用笔方法参之于渴墨、涨墨、宿墨等的运用,使其线条浓、淡、枯、湿、飞白在长锋羊毫和生宣纸的作用下,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和强力的现代感。三是独特的造势能力。言先生的金文大胆的使用断笔和提笔,断笔使其笔断意连,提笔产生线条的粗细和虚实的变化。他还借助大篆体系书法结构的非确定性,创造性的将左右、上下、前后、里外的笔画、偏旁部首挪移、借位,造成强烈的势态,将原本很“正”的金文产生动感;四是具有强烈的金石之气。书法的金石气是书法作为艺术的独特审美元素,如何在宣纸上再现“金”与“石”的审美趣味,是书法创作的高难度之一。言先生的金文自觉的将自己的笔墨,创造性的在宣纸上展现了青铜铭文在制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铸造之美,岁月遗留下的时间古远之美以及掩埋地下泥水所侵蚀的残缺之美。纵观当今书坛,学习大篆书者比比皆是一般止于对篆书的形式描摹,有效创新者鲜矣,像言先生这样有诸多创造者更是凤毛麟角。
以上言先生金文的四大特点非同小可,她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地启示和思考的力量:首先言先生的大篆以及所擅长的诸多书体如小篆、简牍、隶书、章草、小草,特别是大草均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也就是他常说的“一根线”,这根线就是大篆金文之线,就是中国书法的生命之线、灵魂之线。其次,他给我们带来了书法创新的思考。当代书坛有一个不争的现象及所谓的“现代书法”,经过几十年的创新探索,至今没有一个明晰的发展路径,也没有值得基本认可的创作形式。我们知道,“现代书法”其美学立场是立足于西方美学的基础之上,是与中国东方精致的农业文化所孕育的审美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文化发展路向,因此,很难找寻到相互融合的交汇点。这两种文化一个是向内追求的社会伦理性,一个是向外探寻的个体科学性;一个是意象思维的直觉性,一个是哲科思维的逻辑性。因此,如果拉大书法历史的尺度来看,书法的创新恰恰是“往原点走”是一条内在的规律,而金文则是这个“原点”的经典之域。这一规律的遵循正是言先生书法取得骄人成绩的关键,也是其古老的金文书法所具有的巨大生命力。
周秦大地,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和产生甲金文典范之地,这是中国书法经典的源头,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创新的源头活水。她不仅久远而且日久弥新,她能穿透时空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