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年味/祝其华

1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笼罩大地,那袅袅的炊烟又勾起了我对年味的回忆。儿时的记忆中每逢过年,那黄昏时房屋上升腾起的云朵比平时都要多都要浓,弥漫着整个村庄。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一入腊月心情就更加急切起来,年味也越来越浓了,那酒香味、肉香味、果香味、烟花爆竹味、新衣服的味道……无不令人着迷,还有那热闹而又充满仪式感的神秘过年味道,更是让我难以忘怀。

2

俗话说过了腊八即是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家乡的人们往往按照祖上传下来规矩会在腊月初八这天用五谷杂粮熬粥,祈求来年的丰收吉祥,社稷的平安,告诫自己的子孙们要勤俭节约。依然记得母亲做的腊八粥,以大米为主,辅以绿豆、豇豆、黄米等,煮熟后再加上青菜粉丝等,配上油盐等佐料,混沌一锅。开饭时,每人一大碗,围坐在案板前,吃得津津有味。虽是简单的配料和烹饪,母亲在那个物质仍匮乏的年代却能调制出无比的美味,让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3

腊八节过后,大人便开始忙碌起来置办年货,赶集上店,宰鸡杀鱼,磨豆腐,磨面粉,好不热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过年杀猪的情形,父亲挑选了家里养的两头中较大的一个宰杀过年,杀猪是要请人的,我们庄的学仁叔最擅长。杀猪前需要两三个精壮的劳力抓猪并按倒,再捆缚住猪的四脚,在猪的嗷嗷惨叫声中被架上案板侧放着,猪头伸出,露出咽喉部位,简单清洗后,学仁叔会把一把尖而明晃的杀猪刀精准插入,猪血随着尖刀的拔出随即喷涌而出,直至流尽不再动弹,母亲会事先用干净的黄盆洒上盐来接猪血,猪终其一生,完成了人间一道菜的使命。然后学仁叔会在后蹄略上处切开一刀,用梃杆捅入后抽出,手抱猪蹄从开口处不断吹气,直至整个猪被吹得圆滚滚的,气鼓鼓的,随后扎紧开口。再把猪放入水己烧得滚开的大锅中浸烫,浸泡至猪皮松软猪毛易脱为宜,然后用专门的脱毛铲和捏子脱毛,不一会儿原先的大黑猪便变成赤条条更显肥硕的“白猪”了。最后要开膛剖肚,分别取出猪油和内脏,再把猪身的各部分分解。我们家过年杀一头肥猪是吃不完的,要送给亲戚和邻居一部分的。腊八后,淘麦子,磨面粉,是家家必做的,我们家的石磨也一刻不得清闲,总是被亲的邻的一天天预定下来。望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我们小孩子更是欢天喜地,真的开始过年了。

4

父亲说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是祭灶日,是小年下。小时候总以为鸡早(祭灶)这天是要杀鸡的,后来才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家里每年会在岁首时请来灶王爷(通常是粗糙的纸上印刷有灶王爷和灶奶奶的画像,下面是来年的日历及节气等),贴在灶台旁,也有为省钱图省事的,直接用红纸写上灶神之位或勤俭持家贴上。传说灶王爷会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一年来的生活情况以及来年的安排。俗话说灶老爷上天有啥说啥,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人们在这天要在灶前焚香,摆贡品,送灶王爷上天,父亲常会在蒸熟馍或炸好果子后先用碗在灶头摆上一些以示恭敬。范成大诗云:古传腊月二十三,此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5

“二十四,扫尘日”,送走灶神后就开始除尘,“尘”谐音“陈”,意为除陈布新,扫去一切旧的和污秽的东西,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父亲会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遍,房梁屋顶上也要绑上把子扫一扫,母亲会把灶台家中什物抹洗一遍,全家齐动员,打扫卫生,驱除病疫,准备安康过年。

6

二十五至二十九是父母亲最繁忙的时候,蒸年馍,包包子,炸果子,我们则忙着吃东西,写春联贴春联。最忆母亲蒸年馍、包包子,滿满的一弹簸,杂粮的、白面的,满屋子弥漫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味,那是一年中人们享受丰收果实的美好时刻。包包子要先和面并揉进已稀释好的酵母面,醒上一段时间,母亲往往会和上好几盆面,用被子捂盖促其发酵,然后剁馅,配料多是五花肉、粉丝、萝卜、干菜等,加以佐料,调拌满满一黄盆。等面发好后要在案板上不停揉搓使其劲道,富有弹性,然后切成馍坯,擀成圆皮,包上馅,捏出褶,不一会儿案板上锅拍上就摆满了皮薄馅多带有褶皱花纹的包子了。父亲早已把锅底火烧得旺旺的,把包子装上箅列,盖上锅盖,稍等片刻,一笼宣腾腾、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的包子就出笼了。掀起锅盖,急不可耐的我们便伸手去抓,烫手后又迅速放下,舍不得又去拿,抓在手里,左右手交替翻腾,嘴里不停吹着,咬上一小口,嘴里又不停吸溜着,那猴急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灶台前,小孩子是万不可多说话的,好像任何一句不吉利的话都会给家庭带来霉运一样,“蒸这多馍”,无意间的一句话,却遭来父母的大声呵斥:“小孩子不要多嘴”。小时候的过年总是这样既充满了快乐又充满了神秘的感觉。

7

喜庆的过年氛围中自然少不了写春联贴春联。儿时我家请庄上有文化的人写过春联,见过大哥大姐们写春联,我上了初中后便担起了这项任务,越写越好,不仅写自己家的,亲里邻里带来红纸也写。每逢过年时提前准备好笔、墨和新年日历,剪裁好红纸,照抄日历上的吉祥话和对联,按贴的不同位置写上相应的联句,门口的“出门见喜”,院子里的“满院春光”,床前的“身体安康”,猪羊圈的“六畜兴旺”,粮仓的“五谷丰登”……母亲对贴春联是很讲究的,往往一大早便熬好面糨糊,指挥着我们张贴,大门必须有门堂(主联)、门边(副联)、门横(横批),犄角旮旯也不能疏忽,都要贴上福字。一阵忙活下来,各个角落都缀满了红纸黑字的祝福语,处处显示了新春的吉祥如意、红红火火。近些年来春联多是购买的了,手写的已不常见,写春联的那翰墨书香的年味也渐渐淡去。

8

过年的重头戏应当是年三十的团圆饭、除夕夜的扁食和守岁、年初一的拜年了。年三十的一大早吃罢饭,父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了,洗肉、洗菜、杀鸡……孩子们则是尽情玩耍,中午时分回到家,看到堂屋大桌子上摆满了佳肴,让人垂涎欲滴,满脸的兴奋却又不敢多说多问。母亲说鸡、鱼、丸子是必须有的,鸡象征吉利,鱼寓意年年有余,丸子预示生活的圆圆满满。吃饭前,母亲会用双手各端一碗烫汁,放上筷子,代表酒饭,恭敬地在灶前、大门口醮点,然后在堂屋的条几上焚上三炷香,插在香龛上,以感谢神灵和先人对全家保佑。在我们焦急的等待中母亲醮点完毕,大哥放完鞭炮,一家人才团聚桌前大快朵颐。父亲照例是敬过神灵后要喝上两盅的,我们也会趁机凑上一口,这时是不会挨吵的。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典的一顿饭,合家共享,味美绝伦,让人回味无穷,充满着温暖的年的味道。

午饭后,母亲便又开始准备年夜饭一一扁食。下午开始剁饺馅,通常是萝卜、豆腐、粉丝,少许五花肉,切成丁加以佐料放在一起混剁,直到馅黏为宜。然后擀皮,呈椭圆状,装馅捏成月牙形,排一成行放在锅拍上,排排整齐摆放,如鱼鳞般摆满整个锅拍。那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最忆的年味可能就是这浓浓的饺子味了。母亲总会在包扁食时,在其中一个里面包上一枚干净的硬币,据说谁若吃到谁就是最幸运的,一年中会好运连连,儿时的我为了吃到带钱的扁食,不惜多吃几碗,撑得肚子疼。晚饭后,母亲清理好锅灶便开始炒花生、瓜子、炸玉米花,给年初一来拜年的孩子们准备食品了。

9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年夜饭过后便开始了熬夜守岁,家家户户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熄,据说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我想更多的还是想挽留即将逝去的时光,珍惜光阴,催人进取,期待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李世民诗曰: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孩提守岁时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守着昏暗的煤油灯,吃着花生,嗑着瓜子,拉着闲呱,嬉闹玩笑,毫无睡意,苏东坡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不知不觉中已是半夜,父亲便会摆上拦财棍,放了关门鞭炮。吹灭了油灯后黑暗中的我们依然很兴奋,憧憬着明天父母给的崭新的压岁钱和到各家拜年的满满收获。

10

大年初一是要早起的,特别是男人们,感恩一年来女人们为家庭的辛勤付出,要亲自生火煮扁食。天还没亮便听见父亲窸窸窣窣穿衣起床的声音,开了门,放了开门鞭炮,煮好扁食喊我们起来吃饭,并告诫我们不能泼水扫地乱动其他东西,见人要多说吉利话等。

吃罢早饭换上新衣,要先给父母磕头拜年,父母通常会给压岁钱的,然后提着袋子,约上同伴,挨家挨户拜年磕头要好吃的,家庭福裕些的会给钱或水果糖果之类,那是格外幸运的。拜年自然是要磕头的,每到一家,花花绿绿的跪成一片,鸡叨米似磕起头来,而后不忘撑起小口袋,再吝啬的主家此时也会大方起来把家里的瓜子花生果子拿给我们吃。最爱逗笑的是结巴大爷,每每到他家时,他总是面带微笑用那宽大的手掌的指缝里夹上几个花生,看似满满一大把,到了兜里也就几个;有时他会把手伸进口袋里顺带还打掏出一些来,我们就会喊他结巴扣大爷,此时他的脸会憋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大声呵斥我们,嬉笑中我们便一哄而散。儿时那愉悦自己又快乐别人的天真童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快乐的童年,幸福的乞讨,增添了村庄浓郁的人情年味。

11

从年初二到正月十四,家家户户,穿新衣,走亲戚串朋友,你来我往,路上随处可见挎篮子背提包走亲访友的人们。集市上歇业的各行各业也都陆陆续续开业起来,贯穿整个春节的鞭炮渐渐的已不是主角了,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烟花,年终的压轴戏一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就要上演了。

母亲会带着哥哥们到集市挑选自己喜欢的烟花,摔炮、窜天猴最常见,小蜜蜂、小蝴蝶、小飞机等更是让人喜爱,贵一点的有花筒、大地开花等,上午从集市上一回来,整个村庄随处可听见劈里啪啦的摔炮声和时不时飞起的窜天猴的爆炸声。孩子们最急切的还是正月十五晚上的撂火把,哥哥们最善于做,中间一根细木根,四周捆满麦秸,扎紧,长短不一。太阳还没落山,我们便带着火把来到田野里,点燃后,用力挥舞,几个同时舞动,你追我赶,火龙一般上下腾挪;举起静止时亦如火树银花,照亮天空,也映照着满面是汗的喜笑脸颊。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直到耳边传来母亲呼唤回家吃饭的声音,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母亲照例会在十五晚上蒸上一锅生肖花馍,按照每个人的属相用灵巧的双手捏成不同的造型,捏成龙、虎、蛇、兔、鼠等小动物,栩栩如生。上锅蒸时中间盘踞一条大龙,四周是面灯和生肖花馍,这花馍寄托了父母亲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对子女们的深深祝福。晚上是要吃甜饺子的(代替了元宵),吃过饭,玩劲意犹未尽的我们,端起面灯,打起自己糊制的灯笼去看烟花燃放,也曾因不小心被别人碰到后烧毁懊恼不已。观看燃放烟花时则三五成群一起看完这家放完再去那家,直至整个村庄都归于平静,方才尽兴回家,留下了飘荡在村庄上空的欢笑声和弥漫在空气里的浓浓的硝烟味。

12

稀稀疏疏的炊烟依旧在家乡村庄的上空飘荡着,也飘荡在儿时的记忆里。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漫天飞舞的雪花。

年味是袅袅升起的炊烟。

年味是弥漫村庄的硝烟味。

年味是贴春联挑灯笼的红红火火。

年味是燃放烟花爆竹的五颜六色。

年味是年三十满桌佳肴的团圆饭。

年味是孩子的欢声笑语。

年味是父母忙碌的身影。

年味是亲情的眷恋、牵挂,

是浓浓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

作者简介:

祝其华,男,44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淮北市优秀班主任,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陈集中心校从事语文教学,担任班主任工作,业余撰写论文、教育随笔、诗词及散文,并偶有发表。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新媒体《行参菩提》

2019年元月1日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2019年赛季)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笛声阵阵/一隅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正月里的记忆/张西云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今生我欠你一件新衣裳/侯红枫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人生的大海上/蒋茂堂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下雪了/朱华艳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不忘故乡酸枣香/张玉兰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哥哥/王必东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师者仁心/况永夫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乡村婚宴/张云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逐渐在农村消失的乡俗/李维维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何为家庭/贺云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想你,儿时年/曾江保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情醉井冈斜源/龚斐

(0)

相关推荐

  • 《春节特辑》-年味儿

    文字醉美家乡 图片妆染生活 声音讴歌生命 印象水乡 年味儿 作者:段松龄   本期编辑:段晨霞   吃 一进腊月,故乡就有年味了. 年味用一个字比喻就是忙,两个字形容就是热闹. 说忙主要还是年货准备的 ...

  • 【李凤竹专栏】冬 至 就是母亲包的冒着热气 想起都馋香喷喷的扁食

    冬  至 文/李凤竹 冬至 就是母亲包的冒着热气 想起都馋香喷喷的扁食 平安做皮 健康做馅 佑我吉祥 融融暖意 冬至 就是早年冬日房檐下美丽 晶莹剔透的冰锥 含在嘴里 甜在心里 冬至 就是那漫天飞舞的 ...

  • 辛丑金牛忆新年

    ◆ ◆ ◆ 文 | 小石头 & 图 | 网络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哼唱着.蹦跳着.翘首盼望着,新年踮着脚,悄然来到了-- 腊 ...

  • 豫北的年 | 酸枣小孩

    豫北过年不叫过年,叫"年歇".每年的年歇过程很长久,从进了腊月开始酝酿,一直到出了正月才算结束. 豫北的年 文/酸枣小孩 豫北过年不叫过年,叫"年歇".每年的年 ...

  • 散文||话年【征文】

    话  年 常晋晖||山西 春节临近,举国同庆的时刻到了.过年,是在外忙碌的游子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盛典,是中华儿女享受传统文化恩赐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外婆称腊八粥为"年粥".所以, ...

  • 访谈 | 王选:用文字在泥瓦盆里发面的人

    王选:用文字在泥瓦盆里发面的人 向度访谈 王选,甘肃天水人,1987年,是国内新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出版有<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大量作品刊 ...

  • [今日头条]张海青的散文《过年好》

    过年好   考虑到父母亲年事已高,2019年我做了很多工作让两位老人留在市内过年,最终如我所愿.不曾想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两位老人窝在小区里近两个月不能出门,以致颇为烦闷.2020年刚进腊月,父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仰慕古隆中/李守忠

    古隆中的牌坊前,松柏森森,龙吟细细,迎来了我们这群诸葛孔明故乡的游客. 这是一段相距千里的行程,更是穿越1824年的对话. 站在襄阳古隆中门前,我看到了那个来自山东沂南县砖埠乡诸葛村的少年,跟随着叔父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为祖国点赞/苏佳鹏

    日月穿梭.时光流转,我的祖国--中国,即将迎来七十周年华诞.中国人民亲眼目睹着她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变化,切身感受着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在经济.科学.民生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带一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月亮的脸/欧君武

    2018年5月29日,让我遇见了56张"月亮的脸",一张挂在天上,55张开在人间. 今天晚饭后,我早早地来到女儿的学校,准备陪同七年级(1)班的孩子们上加自习.因为学校有规定,是不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九华山朝圣/孙玥

    如若不是本人亲身经历,我也难以想像三步一拜竟然有如此殊胜功德. 2016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我从家里出发,二十下午到九华山,我是去还愿的,为孩子许的愿望很圆满实现,我曾跪在地藏菩萨座下发愿:请地藏菩萨慈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龙游/夏明

    出差路过龙游,我执意下车.因为在这里我又想起了我的妈妈和舅舅. 龙游,现为衢州市辖下的一个县,位于浙江西南山区通向金衢平原的公路节点上,是浙江龙泉至兰溪的必经之地.四五十年前大约是一个镇,似乎归属金华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初探仙瀑洞/金志敏

    樵夫彳亍攀援于崇山峻岭间,又累又饿,长途跋涉使他高度紧张.周身感觉越来越冷,体表温度都被风雨逐渐带走,他感觉手臂起来一片一片疙瘩,而且小腹处皮肤也逐渐变红起痘.山鸣谷应,无意中拨开一簇盘根错节的树丛时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放牛的童年/路志宽

    对于牛,乡下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这牛啊,不是牲畜,而是人,是这个家庭里的一员,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一员. 最为最主要的劳动力,犁地耙田拉车拉磨,牛都是一把肯出力的好手.尤其是那些缺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见石榴花开/邓小爱

    石榴石榴五月开,石榴花开贵人来--刚记事时,我就认识了她.那时老家的大门前有棵石榴树,每逢夏天,树上开满一束束火红的石榴花,像喜庆的喇叭,又像少女翩翩的红裙子.蜂蝶闻香而来,一场场"演唱会&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痛和幸福在旅途/刘茹

    盛夏时节,我们一行游人,乘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高速行驶,终于在第二天清晨的六点抵达世界文化遗产地黄山市.我们匆匆吃了早餐,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向黄山风景区出发了.途中,导游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黄山.关于古徽州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文墨书香惹人醉/严华

    我在浙江金华流连于山水的秀丽神奇,更忘返于八咏楼.五峰书院,那精彩的文墨令我神往,浓浓的书香更令我陶醉. 登上八咏楼的百级石阶,拜先贤沈约.这个南朝齐隆昌元年时期的东阳郡太守,满面微笑,美髯飘飘,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