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防控,这些细节你想到了吗?
作 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兰乖平 编 辑:高少卉
一、出 行
目前出行每到一处都会扫健康码,一是查验你是否“绿码”,二是以此记录你的行程,一旦所经之处有疫情出现,国家网络数据平台就会对相关人群快速筛选并锁定,立即追踪密接、密接的密接并隔离观察,争取“跑赢病毒”来阻断传播与扩散。也就是说:如果你曾到之处后续变成“疫区”或你周围有过“核酸阳性病例”,那么,根据大数据追踪,你的健康码会变成黄色或红色,负责流调的疾控部门就会通知你按要求隔离至少14天。
因此,出行需谨慎,小心保护健康码。
二、通 风
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在寒冷的季节,人们往往怕“冷”、怕“受凉感冒”而忽视或拒绝开窗通风。当门窗长时间关闭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交谈、呼吸等呼出的气体滞留室内,加之人员活动扬尘,就会造成致病微生物在室内传播。这就相当于人为制造了“相对封闭环境、高浓度气溶胶、长时间暴露”的场合。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开窗通风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尤其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什么时间开窗合适呢?冬季建议上午9~11时、下午14~16时,这两个时段气温已经升高,沉积在大气底层的有害气体也已散去,开窗通风换气效果较好。每次开窗时间可控制在10~30分钟。当然,寒冷季节开窗通风时,室内人员应注意保暖。
三、戴口罩
新冠病毒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口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口罩更是“额外预防”的核心。(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详解额外预防的来龙去脉)。疫情时期有三种情况必需佩戴口罩:
四、手卫生
相信大家对手卫生的概念、方法、指征早已耳熟能详,可实际执行的怎么样呢?就拿手卫生指征来说,2前3后,具体的时机该如何把握呢?
举个栗子:
接触患者后是手卫生的指征之一,如果床旁没有手卫生设施(如手消毒剂),你又怎么落实呢?如果你回到治疗室才做手卫生,虽然也属于接触患者后,但在这个过程中,怎能保证手不接触别的患者、或周围环境呢?又或者一忙给忘了呢?
李六亿教授在多次培训会上反复强调:口罩和手卫生是感染防控的关键措施!!!
此话不假!新冠病毒肺炎作为一种呼吸道的传染病,保护呼吸道才是最最最重要的,而保护呼吸道的口罩又是通过手来戴、脱的,因此,口罩and手卫生,缺一不可!
以上四个细节,看似简单,却很容易被忽视,甚至口罩和手卫生是要通过反复强化、督促,帮助养成良好习惯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