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听蝉
盛夏听蝉
盛夏,乡下老家房前屋后的杨树上、槐树上、榆树上、楝树上,到处都有蝉们热烈高亢的吟唱。它们呼朋引伴,和弦而鸣。这边刚停下,那边马上又响起,犹如少数民族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其实,确实如此,雄蝉也是在用歌声来传递情义,吸引雌蝉,寻求心仪的“白雪公主”来与它云雨呢!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在白居易的笔下,蝉声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笔下,蝉成了伤感的化身。
在众多咏蝉的诗词中,我最喜爱的还是宋朝朱熹《南安道中》的“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尤其是那个“韵”字,真乃点睛之笔。在诗人的耳中,响彻于炎炎夏日的蝉鸣不是令人生厌的杂乱噪音;而是悦耳动听,相映成韵,有着音乐般节奏的天籁之音。
天气越热,蝉在枝头唱得越欢,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此起彼伏,宛如交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不由想起童年的夏天,时常在午饭后,手里攥着一根尖端裹着面筋的细长竹竿,不顾日晒,跑到家前屋后的树林里去粘蝉。枝头的蝉鸣吸引着我的目光,我仰脸向树头的枝叶间张望,一但发现枝叶上的鸣蝉,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站在合适的位置,慢慢的把竹竿从树叶间伸向蝉的翅膀。蝉似乎早已洞悉了我的意图,眼看竹竿尖端的面筋就要粘到蝉的翅膀了,蝉却“叽溜”一声飞走,不见了踪影,气的我直叹气跺脚。
“数年地下苦功,换来一月歌唱。”蝉的生命极其短暂,仅有短短一月。就这样短暂的生命,却需在黑暗潮湿的地下承受上千日夜的煎熬。这是何其的绵长修远而又痛苦!刚刚到了蜕壳化羽放歌而唱之时,死亡却也悄悄尾随而至,实在令人惋惜。可蝉们一点也不悲观伤感。“知了,知了——”,这也许是蝉对生命的诠释,它们早已了悟禅生苦短,自由欢歌的日子来之不易,所以争分夺秒,抓住转瞬即逝的光阴,不分早晚,不知疲倦地鼓翼而鸣;尽情地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存在,诉说生活的快乐,将最美的声音献给夏天。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老同志。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老年周报》《大江晚报》《江苏农垦人报》《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洪泽湖文学》《目耕缘读书网》《里运河》上发表千字左右的短散文4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