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古代女人是怎么搞定男人的——苏轼的红颜知己名妓王朝云
一个能歌善舞、蕙质兰心的女子,本来只是歌舞班中普通的一员,却因大才子苏轼的青睐而在史书上留下众多褒扬的文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为后人所熟知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不只是为了描写西湖,更是抒发了苏轼初见朝云时的感想。在朝云陪伴苏轼的20余年里,不管苏轼是起是落,她始终紧紧相随,她虽只有侍妾之名,却是大文豪家真正的红颜知己,与苏轼风雨同舟。
王朝云,字子霞,北宋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游西湖时结识朝云,公元1074年,苏轼夫人王闰之把王朝云从歌舞班中买出,收为侍女。公元1079年,苏轼又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在黄州时,朝云被苏轼收为侍妾。公元1083年9月27日,22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乳名“干儿”,干儿10个月大时因病夭折。之后苏轼贬居惠州,朝云相随,不幸在惠州染上瘟疫,公元1095年,朝云病故,时年34岁。朝云死后,苏轼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lù)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来纪念她。
大概是苏轼声名太大,她身边的女子也受到了瞩目,而苏轼本人也是一个用情至深的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江城子》是苏轼悼念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十年而作,被誉为千古悼亡第一。而苏轼对发妻王弗的深情并没有使朝云黯然失色,因为朝云曾给了苏轼最温暖的陪伴。
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心情郁郁的苏轼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歌舞班助兴,轻盈曼舞结束后歌女们入座侍酒,坐在苏轼身边的正是朝云。从跳舞时的浓妆艳抹到此时的清丽淡雅,朝云更加显得楚楚动人,这才有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朝云虽然因家境贫寒而坠入风尘之中,但自有一股清雅的气质,而苏轼正是被这清纯之美丽所吸引。而苏轼的夫人王闰之也知道苏轼的心意,于是把王朝云从歌舞班中买出,收为侍女,过了几年,朝云长大之后苏轼将其收为侍妾。
在杭州呆了几年后,苏轼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公元1079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苏轼由此被关进御史台的监狱,后因朝廷元老力保,特别是太皇太后曹氏向神宗进言,于是神宗将苏轼贬到黄州,黄州在当时属于下等州,贫穷落后。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苏轼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在诗中有如此记述“今年刈(yì)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感慨黄州生活不易。心灵手巧的朝云在这里与苏轼共度患难,为了夫君的生活能有所改善,她廉价购得黄州肥猪肉,极其用心、耐心地小火慢炖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这道菜深得苏轼喜爱,也被后人赞赏,并得名“东坡肉”。
公元1083年9月27日,22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乳名“干儿”,苏轼老来得子,欣喜若狂,出生三日按习俗行“洗三礼”,写下了《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公元1084年3月,苏轼又接到诏命,将他改为汝州团练副使,苏轼接到诏令后在四月中旬便携家启程,7月28日到达金陵江岸时。不承想,尚在襁褓中的十月小儿不耐酷暑,中暑不治而夭折,干儿的夭折对朝云和苏轼都是很大的打击。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苏轼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只是两年后又被贬到杭州。在任期间,他十分重视整修西湖,取湖中所积葑(fēng)草、淤泥堆筑成堤,这条堤岸可以防止湖水的淤塞,保护杭州城不受江潮的肆虐,后人为了纪念苏轼,给长堤取名为“苏公堤”。之后苏轼被贬至惠州,身边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陪伴着苏轼,对此,苏轼感触颇深,作诗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líng)元;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此诗还有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朝云得苏轼喜爱,更多的是因为朝云懂得他精神世界的追求,朝云细腻的心思贴合着苏轼的浪漫精神。苏轼的一首《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朝云常常唱这首词为苏轼排解忧愁情绪,每当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悲伤不已,东坡问及原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一直鳏(guān)居。
公元1095年,朝云病故,时年三十四岁。王朝云原本不识字,后来跟苏轼学习字,还跟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临终前紧握夫君的手,轻声背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这番话是她学佛后悟出的禅道,也寓藏着她对苏轼牵挂,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弥留之际,朝云仍旧希望苏轼能看开宦海沉浮。
苏轼将朝云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六如亭的名字就来源于朝云临终时背诵的几句经文,六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亭子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个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jù)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大才子苏轼当然满腹文章,满腹见识,但这并不是苏轼想听的答案,朝云懂他,知道苏轼在新旧两党当权时都受打击,都是为他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所累。
朝云在历史上并不是很轰动的人物,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她只是一个气质清丽,尤善歌舞的普通女子,她以苏轼侍妾的身份被记载,更以大才子红颜知己被后人提及。苏轼待她如红颜知己,因为她懂得苏轼在经历过高官荣宠,经历过贬谪入狱后,内心充满了对祸福相依的感触和精神所需要的寄托,而在朝云去世之后,苏轼悲伤不已,写下了《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来纪念她,还写了《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题栖禅院》来悼念这位红颜知己。“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反嫌粉涴(wò),洗妆不褪唇,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的这首《西江月·梅花》着力写出了朝云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佳人已逝,但她带给苏轼的精神寄托在继续,这个女子平平凡凡的一生,已经足以让后人感慨她的重情重义,而美丽的西湖旁,也有这样的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曾经舞过一支绝妙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