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明丨村里的门楼额匾

按时间算,我们村尚能算得上古村。村头碑志载,明洪武年间,自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而来,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村中民居、建筑,则是一马的新式红砖瓦房、现代的两层或三层楼房,没有一点儿古村的痕迹,甚至连棵像样的老树届没有,似乎是一二十年前刚刚搬来,与大明王朝、大清王朝、甚至与民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丝毫也不沾边儿。

然而,村里人又很尚古。不管院落大小,布局如何,都要围出一个酷似四合院的模样,而门楼更是院落的重中之重,严谨,优雅,别致,装饰考究。他们说,这是家的门面,不可小视。而让我欣赏的,是门楣或者门额上或阴刻或浮雕的“长发其祥”、“耕读为仁”、“谦和积善”等题字。这些题字,无论内涵、美感还是艺术形式,都是点睛之笔,都是美的复合和集结,都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光辉。尽管这些题字大都不是出自文人墨客或者名家之手,甚至有的字面上的油漆早已剥落,镶嵌题字的砖墙也已斑驳,但充满着温情与祥和,让人感受到村中的诗雅、风韵。看得出,都是主人的特意之作、精心之作,并在阳光照耀之下,折射出别样的雄逸、秀美、刚健,折射出别样的光芒,让我们村生辉、浑厚、盈目,使得我们村彰显个性,寓意深远,随处都在散发浓厚的历史气息。

说起门楣题字,在我们村由来已久。听村里的老人讲,这缘于村里的一位进士。原来,清代咸丰年间,村里的孟氏家族考出了一位进士。前清进士,就其学历而言,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但是,那个年代的进士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成千盈万,多如牛毛,而是比凤毛麟角还凤毛麟角。我们村的这位孟进士,考取功名后,摇身一变,当上了县官,乡人在羡慕、嫉妒之余,突然发现,他家的破败门楼的门楣上,镶着一块“耕读侍家”的门匾,于是乎纷纷效仿,蔚为风气,久而久之,形成了传统。

以前,我家的老宅门楼上,也嵌着一块灰砖勒边的门匾,上面书写“地接芳邻”,是祖父取王勃《滕王阁序》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而亲笔,虽然匾心的石灰底色早成灰色,匾面也修补的千疮百孔,像村东朝阳寺的老和尚穿的百衲衣,但父亲却一直把它当作宝,只要发现匾面有脱落迹象,便马上修补,曾经有一年的夏天,大雨冲掉老宅屋檐的一个檐角,冲下门楼的一块墙皮,维修的时候,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包水泥用在了门楼上……后来,老宅翻新,父亲为了取下那块门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因墙体的土坯,早已碎成粉齑,整个门楼最终像一个憔悴的老人,随着墙皮的剥脱而轰然倒塌,连同我的父亲。

父亲是老宅翻新后的第二年春天去世的。旧的门楼拆了,门匾未能留下,整个夏天他都是郁郁寡欢,尽管新的门楼上,预留了一块空白,父亲几次请人写了匾额,但都不入他的意。尽管那几个人在村里小有名气,其书法堪称艺术。他说还是你爷爷的字写的好,横是横,竖是竖,规规矩矩的,就像他老人家的做事、做人,虽无动无声,却入了很多人的眼。我知道,祖父写下的“地接芳邻”,是他的追求,是父亲的信仰,是我这个家族的家风所依托的载体,是我及我的后代浓墨重彩的珍贵财富。

时至今日,我们村依然保留着盖房留匾的传统,只是门楼的样式,既有中式的,也有西式的,还有中西结合的,而门楣或者门额的题字,多以新兴的瓷砖印字为主,其内容也不是中庸之道、礼乐诗书、三纲五常的传统,而是“福星高照”“鹏程万里”“财源旺盛”。这样的题字,虽更富于时代气息,但没有传统的风雅,让门楣题字的文化内涵褪色不少。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本文发表于《历城报》2016.9.27

作 者 简 介

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等作品集。








(0)

相关推荐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秀水之秀​II袁忠民(湖南省)

    秀水之秀 ☆袁忠民(湖南省) 秀水,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很诗意的地方.它坐落在广西富川县潇贺古道东南一侧,与湖南永州江永县的桃川相距12公里. 村如其名.秀水很秀丽秀美秀气.它的历史文化没有被流逝的千年 ...

  • 清远的一些古迹

    从善村过去就到了清新区境内,转进三坑镇的陂头村,土南自然村有一座立琼胡公祠. 胡公祠门匾上面画的是姜太公钓鱼.         一边是<葫里乾坤>,一边是<英雄会> 石雕保存完 ...

  • 顺德古村落巡游

    杏坛镇右滩村是明代状元黄士俊的家乡.黄氏大宗祠十分气派,可惜去到已经锁门了.除了黄氏大宗祠,村里其他古建筑已经保留不多. 黄氏大宗祠是省级文保单位 黄氏大宗祠左边一角密密麻麻竖着一大片旗杆石,可能是全 ...

  • 郭光明丨远房老叔

    远房老叔其实不远也不老,按辈分还没出"五服",按年龄他今年也就刚满六十.而我之所以称他为老叔,是因为他的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一根不接受新生事物.只认死理的&q ...

  • 郭光明丨雨游丹崖,身心如仙

    在烟台等车,天,下着雨.及至蓬莱,天,还下着雨. 恼人的雨,不停地下着,却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兴致.下了汽车,撑开雨伞,就随如织的游客,踏上青石甬路,急急赶往神秘的丹崖山. 天蒙蒙,雨也蒙蒙.蒙蒙的天,压 ...

  • 郭光明丨雨中莲

    我本俗人一个,难以挣脱为名忙.为利忙的漩涡,故而难得有那么一天的时间,走出名利,走进风光迤逦的田园.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细雨中我途经济南市历城区在有着"万亩荷花园"之称的遥墙, ...

  • 郭光明丨有缘东莞观音山

    去秋,正雨,夜宿东莞樟木头. 一夜无话.清早推窗,珠江携来的雨,挟着伶仃洋的鱼腥,裹着东方明珠的繁华和"小香港"的喧嚣,一下子扑在我的脸上,绵绵的有些潮热,不似北方的雨那么清爽,让 ...

  • 郭光明丨野 菊

    闲来无事,漫步郊外.昔日境幽叠翠的原野,已是落英成堆的枯黄,而在这落英成堆的枯黄中,竟盛开着一株怒放的野菊,给荒郊旷野点缀上了一丝淡雅的春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 郭光明丨药乡秋行散记

    一 出生于济南,工作在历城,休闲之余,喜欢游山玩水,寻古探幽,因而我曾在九如山,听过瀑布的轰鸣:曾在金牛山,听过鸟儿清脆的啼鸣:也曾在华不注山的峰顶,寻找过残留的那一丝历史云烟--但是,药乡,只是听说 ...

  • 郭光明丨药王山,撑起了东阿半边天

    第一次踏进东阿境地时,诗国帝王.鱼山梵呗.仓颉庙堂.苫山古居以及浓荫遮日的林子.林子里的喜鹊窝,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铭刻在我的心,挥之不去,以至于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又来东阿,为这方土地优良的生态环 ...

  • 郭光明丨养马岛走马

    一 想必是远古水多,故而处处汪洋,要不然身处中原的仓颉,何以见鸟爪兽蹄而触发他的灵感,把鸟儿迁徙时作中途停留休息的水中山头称作"岛"呢? 有了这样的概念,我从济南坐上高铁,朝着大海 ...

  • 郭光明丨阳春三月荠菜香

    当和煦的春风浮起自由的风筝,春天的脚步离我渐渐而近的时候,我换上一身休闲的春装,走进三月的田野.而我,走进三月的田野既不为勃发的春杨,也不为澎湃的绿柳,只为采撷野地里的荠菜香. 翻开植物辞典,彩色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