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考古专家对兵马俑陪葬坑进行发...

1994年,考古专家对兵马俑陪葬坑进行发掘,突然发现一座兵马俑身下有些异样:土里埋了块硬邦邦的铁疙瘩,形状又细又长,等到小心翼翼挖掘出土,所有人眼前瞬间点亮:
 
一把寒光鉴人的青铜剑赫然出现。尽管两千多年沧海桑田,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依旧剑气如虹,仿佛传来令战国诸侯魂飞魄散的厮杀!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很快,第2把、第3把……没多久,就在秦始皇兵马俑的1号、2号陪葬坑,接连出土了20多把精良的青铜剑,它们像久经世事的秦军老兵,默默诉说着秦始皇背依死亡、图谋远方的野心与期望。
 
事实上,考古发现证明,两千多年前的这位千古第一帝,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兵器控”,除了把秦军打包带入地下,还把秦朝兵器一同沉埋:秦兵马俑遗址出土兵器多达4万多件,基本囊括秦朝兵器的各个种类。
 
其中包括长柄兵器的戈矛、远程射兵器的弓弩,此外还有钺(音同越)和金钩这样的短兵器,完美复原了从秦国到秦朝数百年间强大的兵器工业。
 
@史徒行者阿伦说,而身在其中,这些秦剑尤其与众不同:
 
首先,秦剑形制和春秋战国青铜剑相比,出现了极大改变。以春秋青铜剑代表作“越王勾践剑”相比,勾践剑长约56厘米,随后战国多数沿袭,而秦剑体型明显更长,达到了80厘米到95厘米!此外剑身也更薄更窄,整体看去如柳叶般凛冽。
 
千万别小看这些变化:在2千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当短兵相接时,刺往往比砍更有杀伤力。正因为此,这些长度近1米的秦剑,伴随着秦国统一六国的战马车轮,汇聚成令六国军队胆寒的死亡力量,剑影中挑起血肉横飞的尸首。
 
接近1米的秦剑实物,也解答了一段令历史学家疑惑的史料:
 
根据《战国策》,公元前227年,秦宫里来了位燕国客人。这位名叫荆轲的特使,毕恭毕敬地向秦王嬴政奉上燕国地盘,突然他抽出一把致命的匕首,闪电般刺向嬴政胸口!
 
秦宫朝堂顿时乱成一锅粥。历史记载嬴政“绝袖。拔剑,剑长……时恐急,故不可立拔”,嬴政吓得一个激灵,赶紧绕柱奔逃。恐慌之下,他多次想拔剑还击,结果都没能拔出长长的佩剑!直到有人大喊:“王负剑!“大王快把剑鞘推到背上!嬴政反应过来拔出宝剑,把荆轲刺穿血肉模糊。
 
除了独步天下的剑体长度,令人更加后背生寒的,还有秦剑可怕的杀伤力:那便是“束腰”设计。
 
别误会,这里束腰可不是美容概念,而是秦兵器的一种形制:在靠近锋刃部位缓缓收缩,看上去仿佛束起腰身一样。
 
经过检测,秦剑在距剑锋5-6厘米的地方收缩变窄,另外精细铸造了8个棱面。这种原理和刺刀血槽类似,让宝剑进锋血涌,随后拔出血肉,无限放大恐怖的杀伤力。
 
回首秦军远去的步伐,咸阳宫外,晨光熹微,夺命长剑佩在身侧,天下诸侯随之身死国灭,沉没于历史的潮流。
 
而面对秦剑出土,让考古学家困惑的是,虽然深埋地下2千多年,但这些秦剑依然光亮锋利,焕然如新:
 
其中一把秦剑,出土时压在100多斤的兵马俑身下,当考古学家搬离秦俑,有点压弯的秦剑反弹如初,还有一把,甚至布展时削断过工作人员的头发。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文献里的吹毛断发,没想到保质期竟超过了2千年。当年秦国兵器究竟有何黑科技?
 
经过电子探针分析,秘密令人惊叹:研究人员在秦剑剑身,发现了一层厚度约10微米左右的铬盐氧化物,起到了非常好的防腐防锈作用。
 
所谓的10微米有多厚?还不到一张纸的1/10。
 
研究结果一公布,引发世界范围热议:要知道,这种铬盐氧化防锈技术,德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直至1951年才申请了发明专利,谁也未曾料到,这种技术在2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现身于东方中国的青铜宝剑!
 
进一步研究发现,秦剑内部结构也不简单:因为早期冶炼工艺较为粗陋,西方青铜兵器里砂眼的结构较多,但所有秦剑的锋刃磨纹极为细密,纹理之间甚至没有交错。
 
此外秦剑的金属成分也颇为统一:青铜铸造的关键在于铜锡比例,锡太少容易软,锡太多容易断,秦剑数据基本为铜为74%,锡26%,当年工匠铸剑时应当都参考了3:1的标准,如此一来,即便秦剑长度较长,也能保障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
 
由此推断,在2千多年前的战国末期,秦国兵器制造已成了一项标准化的技术工作:工匠们先统一铸造剑身,用工具锉磨,然后抛光形成光亮统一的秦剑,源源不断跟着战士奔往前线,战斗在华夏统一的前夜。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军荡平其余战国六雄,建立起傲视世界的大一统帝国。若论种种缘由,秦国国力、秦军战力虽是重要原因,但这些“大秦制造”的精良兵器亦是如虎添翼。
 
时光流转,千古江山。2千多年飘然而过,地面上的大秦虽早已入土,但大地下的战士严阵以待,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他们手中凛凛寒光的宝剑,抵御了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至今仍闪光在世人眼前!
 
我是@史徒行者阿伦,关注我,每件宝藏文物,都有一段走心历史。

#国风大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