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看两周小说后,我感觉自己明显变笨了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我必须承认,在中学时代我有过一段疯狂看小说的经历,而那时候基本上一天可以看完两本从周边小书店里借到得八百页小说。虽然这段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谁成想前些天我又利用每天闲暇的时候,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看完了一部1500多万字的小说。

当然了,看小说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值得拿出来说的,毕竟作为带来精神娱乐的源泉之一,它也早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早就开始陪伴我们。

不过有趣的其实并不是前些日子看小说的经历,而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你也知道,平时我空闲的时候就会坐在电脑前写一些东西。虽然阅读量并不是非常出众,但也始终能收获不少朋友的认可,所以,于我而言不仅有充足的动力,也一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写东西”这件事情。

不过想来你也能够想象得到,在看小说的那段时间,我的主要精力除了放在日常生活所需上外,就主要放在看小说上面了,所以会有两周左右的时间才写了大概四五篇、每次刚写没几分钟,就会又把注意力放到小说上、基本上难以静心完整的写完一篇文章等类似的状况发生。

“人的精力本来就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这个我倒能理解,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你作为心理咨询师,似乎在自律方面做的并不好。”

没错,人无完人。虽然我也觉得写作是一件轻松、有益的事情,也总能在写作过程中收获很多东西,但当一些诉求被压抑的太久了,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爆发的状况。而这也是为什么“节食减肥往往会反弹”、“延迟满足,只是‘延迟’而不是不满足”等一般规律出现的原因。

不过那段经历也确实表现出了“这样的爆发,除非等到小说看完,不然难以自然结束”这个问题。

而与此同时呢,在小说看完之后,我本应逐渐恢复一天6000字左右的节奏,但似乎即便欲望得到了满足、我又开始专心写东西,可写东西的速度、思维的活跃程度似乎明显降低了。就像上周写的某篇文章,总共不过2500来字,按平时的状况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能写完了,可我不仅写了4个小时,还在中途频繁懊恼“接下来该写点什么”,思路断断续续的总是连不上。

“写文章不就是这样吗?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平时写作文都要头秃,何况你这长文呢。”

在这里并没有别样的意思,但是对于我来说,平时的写作习惯就是有了灵感就可以写、没有提纲,如写散文一般,一边写一边往下顺,但又不绕开主题,所以过往几百万字的写作经历中,鲜少出现这样异常卡壳、如鲠在喉的状况。

说起来,如果不是这次“卡壳”,我也不会将之前看小说的经历与写作联系起来,虽然在理智层面我清楚的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存在联系的”。

那在看了这些基本信息之后,如果让你来回答,“你会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个问题,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呢?

可能答案中包括了“看小说看得厉害,所以有些透支精力,过两天就好了”、“虽然只有不到两周,但看小说也算是个习惯了,现在习惯还没调整过来”、“小说是欲望,十分‘诱人’,而欲望一旦被满足了,就还想要满足,所以就不那么用心了”……

咳咳,本来我还想把这些写到文章里凑个数,但既然你都已经想到了,那看样子只能说些别的了。

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里有不少流派,其中有一个偏重于个人认知、个人行为的认知行为流派。而这个流派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核心的观点,那就是身与心是互相影响的。

“即便我不知道有这个流派,那我也知道这句话呀,干嘛在这里强调呢?”

我也觉得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也知道对于这句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所以,为了增加互相的了解和理解、避免因为“藏着掖着”与“不敢直白表达”而产生误会,我觉得还是需要简单讲讲自己的看法。

所谓的身、心相互影响呢,其实很简单。

除了非常有限的本能外,每当我们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大脑会先进行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加工,就比如,今天中午我们打算去吃热腾腾的火锅,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就需要从过往的经历中回顾“哪家店还不错”、“哪家店有自己想吃的”,以及远不远、跟我一起去的朋友是否喜欢等信息。而产生这些信息的基础,一方面是我们过往的经历,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标准。

这里的“标准”包括了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预测、自己的判断等方面。那么信息经过标准的检验就会产生一些结果,接着我们就会按照结果去做。就比如,我经过综合判断,觉得今天去一家比较近的店比较好,所以就通知大家往那个地方去。

这便是心理层面对行为的影响。

接着呢,我们都去了这家店。本来大家满怀期待地想要吃点好吃的,可不知道是更换厨师了,还是其他原因,火锅的味道特别奇怪,然后结完账在大门口,大家便都纷纷表示以后不会再来了。

那么,这时候经历也就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层面,在这里也就是我们的认知。

这些大家都是能够轻易理解。但按照这个方向,其实还有行为对行为的影响、认知对认知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无穷尽的互相影响。

而刚刚提到的看小说与看小说结束后的“专注力不足”、“基本没有多少灵感”之间就是这样的关系。

对于写作来说,虽然它总是围绕着某些核心,但仍旧是内心想法与思路、个人状态与品质的整体表现,并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那么所谓的创造,自然也就对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与思维活跃程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那这时候“看小说”,虽然也包含了用脑,可往往仅仅只是使用了“解读”功能,也就是去理解文字的意思、去理解章节与剧情,其他方面的功能也就暂时待命了。

“待命”听起来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词,甚至包含了“我随时想,它也就随时活跃”的含义。只是“长久看小说”这个行为,一方面取代了我们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也就是“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注意力,让平时需要用到的功能闲置,一方面又促成了“通过小说满足自己”的习惯。

那么,身体长时间不活动就会机能下降、机器长时间不运转就会出问题,相应的大脑如果总是处于被控制、被大量占用、仅使用单一功能的时候,其他方面就会因为持续不被使用而渐渐的“退化”。与此同时,如果自己对自己的控制权持续被削弱的话,那做不到自律也就没什么意外的了,不是吗?

看样子,为了让自己能够不那么容易变笨,还是得有些节制与适度,并需要经常主动动动脑。

那不知道现在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活动或软件,总是会让你处于被控制、被大量占用、仅使用单一功能的状态,一晃眼几个小时就那样悄无声息的溜走了呢?而面对这些,你又准备如何做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