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十六章【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篇

第十六章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学习国学,重在义理。儒道两家思想中多含国学义理,学习国学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儒道两家经典,主要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元典,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南宋之后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几乎成了传统社会的思想基础和行为主导。因此,学好5本国学经典,是认识国学义理、提升人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而成的一本书。整本书共分20篇,492章,约15000余字。该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同时,该书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里仁》是《论语》第五篇的篇名。《公冶长》篇共28章,869。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今天读《论语》(公冶长)篇第十六章【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原文】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延伸感悟】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郑国为相数十年,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颇多建树,比孔子稍早一些,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

孔子曾经称赞子产说:郑国的大夫子产,有四种君子的优良品质。恭以持己,是君子的品质,子产平日十分谦恭,有善事从不矜持,有劳苦从不推辞,尤其能够推贤让能,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这是他的品质之一。以恭敬心对待君主,是君子的品质,子产平日对内勤修国政,对外和睦诸侯,小心尽职,始终恭敬谨慎,没有怠慢,这是他的品质之二。对人民仁爱,是君子的品质,子产平日遇到有利人民的事,就坚决去做,遇到有害人民的事,就坚决除掉,事事为百姓留心,厚待子民,这是他的品质之三。动用民力合理合法,是君子的品质,子产平日能够明辩上下关系,平均彼此的利益,动用民力都有限制,又无姑息弊政,这是他的品质之四。

孔子对子产评论很高,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也是为政之德: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主上非常恭敬;实施好的经济政策,使百姓得实惠;调动百姓合情合理合法。

行己也恭:是做人的自律,做成事的前提。恭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谦恭自律。老子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一个能约束自己的私欲、把利己与利他有机统一起来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一个连自己的心、嘴、私欲都管不住的人,怎么能服众?又谈何建功立业?恭敬是内心的修养,是对天地良心的恭敬。

事上也敬:敬就是敬业、爱业,对事业负责。子产做了郑国23年首相,先后辅佐两位君侯,政治贡献卓越,但他却没有居功自傲,始终敬上,这种敬也是尊重,并不是对主上言听计从,仍有自己的主见。执行命令,尽心尽力,不敷衍;有不同意见则据理力争,不一味盲从。

养民也惠:就是做成事的根本出发点,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而不是不顾老百姓的利益只想着自己捞好处!一心为民得惠,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从而凝聚更大力量,成就更大事业。

       使民也义:是做成事的保障和底线,也就是做事要坚持正义、正道,遵循法度,不能背信弃义,不能为所欲为。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坚守制度底线,不仅对人公平,对自己也是最好的保护。孔子说的君子之道,归根结底还是做人做事的学问。

       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个残缺的人;会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就容易犯错误,甚至四处碰壁。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体现,人不管大官小官,要做个好官。不论大事小事,要做点实事。“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们必须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做人,以踏踏实实的态度做事,只有这样方可成事。只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品质,行君子之道,做到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五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