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直飙9.0!流失海外的百年珍贵影像,历时14年,首次在中国公开!

你或许去过敦煌,但你一定没有见过这样的敦煌!

我们熟知的“敦煌门面”大雄宝殿,印象中一直是九层塔。

▲图/《世纪敦煌》

但它在1908年的时候,还是个破烂的五层危楼。

▲九层楼的第一张照片,1934年11月6日,斯文.赫定摄。图/《世纪敦煌》

百年前的照片,竟然用“PS”处理过?

第一个卷走我们经书的英国人斯坦因,拍摄了这张藏经洞经书照片。

因拍摄失误造成底片二次曝光,最后不得不手动绘上几堆手稿。

▲莫高窟第十六窟,斯坦因摄,经卷为后期手工添画。图/《世纪敦煌》

释迦牟尼卧佛,想必很多人去敦煌都见过。

但早在1908年前,佛祖身后环绕了一众弟子。

现如今,仅存一弟子头像。让人看了尤为痛心。

▲莫高窟第46窟,主室南壁 上图孙志军摄 下图1908年旧照。图/《世纪敦煌》

上述珍贵的影像,均来自于这本《世纪敦煌》,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的倾情之作。

历时14年,150余幅流落海外的敦煌老照片。

头一次系统整理并在国内公开付梓。

让每一位向往敦煌的人,不必远赴英美,就能系统性地获取相关一手影像资料。

编著孙志军,敦煌研究院文物摄影师。
2007年,他决定“重摄”莫高窟。
14载春秋,精准模拟1908年文物摄影角度、景别、光照。
▲莫高窟158窟,左侧吐蕃赞普头像已残。图/《世纪敦煌》
将120年前的旧照与现在进行对比,再现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正如余秋雨所说: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150张流落海外的敦煌老照片
121年前,道士王圆箓无意中敲开了藏经洞,敦煌就此重现人间。
各国学者,如嗜血蚂蟥,闻腥而来。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才成立。在这之前几十年里,莫高窟完全无人管理,来去自由。
大量珍贵壁画、文献被盗
▲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发给伯希和的护照。图/《世纪敦煌》
1908年伯希和探险团有计划地来到敦煌拍摄,几乎抓住了莫高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认为,无论从拍摄照片还是语言角度来讲,我们都从千佛洞中得到了希望的一切。”
▲1908年,伯希和在藏经洞里挑选经卷。图/《世纪敦煌》
回国后,伯希和花了10年时间,出版了第一本莫高窟的大型图录,影响力至今不可小觑。
最不可弥补的是,美国人华尔纳花5天时间,用事先准备好的胶带,粘走了大小不等的12块壁画
▲323窟 主室南壁(初唐)上图:孙志军 摄  下图:历史影像。壁画中间缺失的部分,于 1924 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劫破坏。图/《世纪敦煌》
华尔纳盗窃的323窟南壁金像部分,现存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
▲图/《世纪敦煌》
美国人罗寄梅,在1943年至1944年期间,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全部带回,卖给了普林斯顿大学。
以上种种带来的资料欠缺,莫高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巨变,很难得到完整的认识
▲莫高窟外的宕泉河。图/《世纪敦煌》
但这些照片,值得被看见。
近十多年来,孙志军走访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
收集数千张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拍摄的早期的敦煌影像,跨度近半个世纪。
▲ 孙志军在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考察斯坦因原作。
以编年的方式梳理,参考引用了大量史料文献,带我们回顾了1907—1949年那段晦暗而矛盾的历史
相较于美学价值,《世纪敦煌》这本书的史实意义更重要。
▲斯坦因拍摄资料
一百多年敦煌都经历了什么?
“想拿个玻璃罩把莫高窟罩上!”
是很多人看完《世纪敦煌》的第一反应。
用独特的古今影像比对形式呈现,直接看到洞窟内外的今昔差异。
▲莫高窟第459窟,原有天王立像三身及菩萨一身,均佚失无存。图/《世纪敦煌》
历经千年的莫高窟,有着不同程度的病害。
看到1908年由法国人伯希和拍摄的洞窟图片时,才发现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等文物,仅仅和百年前相比,就已经大大退化,或模糊,或丢失......
▲302窟 窟顶西披(隋)上图:孙志军 摄  下图:法国西域考古队 摄(1908年)。图/《世纪敦煌》
文字呼吁、条例规定在这种冲击面前,都略显苍白。
掉落的每一块岩石、缺少的每一个部件,都在诉说莫高窟经历的各种雨雪风霜。
更能直接击中我们对文物的保护欲
▲莫高窟第217窟 墙壁下部及门南沿在1908年后遭毁损,颜料层脱落严重。图/《世纪敦煌》
以朝代为脉络编排照片。
早期石窟——十六国、北朝
盛期石窟——隋至盛唐
中期石窟——中唐及五代、宋
末期石窟——西夏至元
每幅图配有简洁的文字,浅显易懂地讲述照片里的故事和艺术。
石窟的绘画、衣饰纹样、塑像......更系统的与王朝更迭产生呼应共鸣。
在专业文物摄影师的镜头下,我们得以跳出常规游客视角,让莫高窟的前世今生,直观呈现。
每一次看都有新的感悟。
值得拿放大镜看的高清细节
“静观时间影像,之外别无他物。”
《世纪敦煌》中300多页高清历史影像,每一张都值得用放大镜仔细鉴赏
也弥补了参观莫高窟时,不能拍照留念的遗憾。
▲莫高窟第460窟(盛唐)图/《世纪敦煌》
莫高窟,七百洞窟,三千彩塑,四万多平方千米的绘画。
45号窟观世音菩萨像,盛唐时期敦煌雕塑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长眉入鬓,双目微启,恬静慈祥,尽显大唐风范。
▲ 45窟-菩萨像,孙志军 摄 图/《世纪敦煌》
这些塑像,有三十多米高的巨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像。
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形象。
千人千面,形神风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
▲孙志军 摄 图/《世纪敦煌》
张大千曾说:“如果你想成为画家,一定要去一次敦煌。”
敦煌壁画是承载了半部中国艺术史的“画廊”。
除了熟悉的飞天神佛,壁画中还描绘了大量历史人物,既有真人真事,也有想象虚构。
第9窟的白描佳作,此画目的也许是为武则天称帝制造舆论↓
▲孙志军 摄 图/《世纪敦煌》
能清晰的看到千年前古代女子的真实服饰写照。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壁画中的人儿,步动则摇的簪钗,高耸逾尺的发髻。还要点缀六支银钗,不敢想象有多沉。
▲曹延禄姬供养像 莫高窟第61窟  孙志军 摄 图/《世纪敦煌》
世俗人物,饮宴出行、农耕狩猎。
这些现实生活的描摹,也展示了壁画艺术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孙志军 摄 图/《世纪敦煌》
书本纸张也经多次对比试验,才最终决定采用120g哑粉纸及四色印刷工艺,还原真实的壁画色彩。
不同历史时期塑像结构、壁画肌理、绘画技法、时代特征......
忠实地表达古人的情绪,直接用影像让我们和古人对话。
▲莫高窟217窟,盛唐画观音菩萨像。图/《世纪敦煌》
14年,一本书的诞生 
“我无法对抗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自然对莫高窟的摧残,唯有用影像的力量,来记录敦煌。”——孙志军
2007,莫高窟重摄之旅开始启动,直至2011年才基本完成。
洞窟影像跨越百年拍摄,本身就是一项漫长的工作。
▲ 146窟-窟顶藻井, 孙志军 摄。图/《世纪敦煌》
将20世纪的相关照片整理出来,选取同样对象,从同样的角度、在同样的季节甚至同样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拍摄
一平米的壁画,大概要拍70张照片。
为了保护和延长文物寿命,拍摄过程中需要尽量降低人为因素的介入。
每拍一小时,就得熄灯20分钟。
▲敦煌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在莫高窟第55窟开展壁画高分辨率采集作业,孙志军摄。图/《世纪敦煌》
这样算下来,完成一个洞窟的拍摄,至少需要一个月。
而莫高窟,一共有735个洞窟。
正是有这么多人的坚守,用脚步丈量敦煌,用镜头定格敦煌,才铸成了这本《世纪敦煌》。
百年前,敦煌莫高窟大量珍贵壁画、文献被盗。
百年后,煌莫高窟日趋严重,不堪负重。
那些优美壁画,在风沙与盐碱侵蚀下,慢慢剥蚀当年的旖旎。
或许有一天莫高窟会消失在漫天的沙尘中,但书中留下的影像会永远铭记这个古老而悠长的艺术宝库......
(0)

相关推荐

  • 我们为什么爱敦煌?

    -本文授权转载自战略合作伙伴: 国家全景地理- 两千多年前,张骞踏上了出使西域的路途,以长安为起点一路向西,在河西走廊的尽头遇见了敦煌.黄沙漫漫驼铃声声,泉水潺潺滋润绿洲,他未曾想到,这里即将成为一个 ...

  • 与发现同行 · 敦煌遗珍

    20世纪初,是一个大发现的年代,中国现代四大发现,大内明清档案,甲骨文,藏经洞经卷,居延汉简都在这时被发现. 从敦煌市区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看到流经莫高窟的大泉河.大泉河唐时称为宕河,从莫高窟南边的山谷 ...

  • 活久见丨见过敦煌壁画,没见过这么不正经的!

    " 敦,大也:煌,盛也. " 一提敦煌,大家最能想到的就是博大精深,壁画.泥塑精美绝伦,各种佛经故事应接不暇.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包括 ...

  • 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

    ▲敦煌莫高窟第16窟及藏经洞所在的位置 1900年6月22日,夏至. 道士王圆箓还在日夜不停地清扫着洞窟中的流沙,盼着能早日把其中一处佛殿修缮成他的道场. 被他雇佣来一起清扫的贫农杨果,无意中轻轻敲了 ...

  • 用14年,拍摄敦煌莫高窟的消逝丨特别策划

    本周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敦煌研究院文物摄影师孙志军推出<世纪敦煌>影像画册,耗时14年打造,将敦煌的前世今生定格其中. 敦煌或许终将逝去, 但<世纪敦煌& ...

  • 流失海外近百年,花费1.1亿买回的书长这样

    2013年贺岁档,成龙主演的喜剧电影<十二生肖>使"流失文物回归"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此后,像是圆明园兽首铜像的出现.商代青铜皿方罍的回归.西周青铜虎鎣的拍卖都牵动着国 ...

  •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 网推10部必追「原创剧本」剧!《以家人之名》《宸汐缘》上榜,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0

    现在大部分的剧都是由小说改编来的,一般被称为IP剧,因为有原著小说原本的热度加持,所以更能吸引观众.不过小编发现近期也有不少「原创剧本」的剧非常好看,像是去年爆火的<以家人之名>.< ...

  • 流失海外的战国古玉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战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简称,它指东周的后半期历史阶段,共历时255年.经过春秋时期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 ...

  • 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不是流失海外,而是......

    今天中国文物面临的重大危机,并非所谓文物外流,而是文物的作假与卖假. 从金缕玉衣.汉代玉凳,以及许多其他的例子,我们看到文物鉴定权威,一个个地被赝品骗过.击倒.这些权威与其弟子都是各大博物馆把关的干部 ...

  • 流失海外的中国古玉——战国篇(三)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 ...

  • 网剧《穿越火线》豆瓣评分突破8.0,之前真的被低估了?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间,8月已经快到底了,而学生们的暑假余额也已经不多.今年的暑期档比较热闹,上线的新剧数量很多,热播的也不少,而且各有各看点,而这其中,由许宏宇执导,鹿晗.吴磊.代露娃.宋妍霏等主 ...

  • 《古董局中局》豆瓣评分跌破7.0,你看完结局改分了没?

    有时追一部剧,如果整体下来一般般的,那么看完大结局很快就会忘了.不过如果一部剧一开始很精彩,结果越往后走,越是失望,这样的剧来到大结局,印象会特别深刻-- 记得一开始追<古董局中局>的时候 ...

  • 《再创世纪》豆瓣评分跌破7.0,多出来的2集能否助其逆袭?

    <再创世纪>TV版的已经完结一段时间了,不过这会追剧的观众还是蛮多的,可能是之前更新的节奏太快,一天3集好多童鞋都没能追上来,也有可能在看36集的DVD版!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看完这部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