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欧洲,体会不到欧盟申根制度带来的通行自由和便利。我们是两天前从德国进入捷克的,游玩两天后,清早在捷克的布杰约维采用过早餐,坐上大巴两个多小时,下车时已在德国的风景名胜区国王湖,途中竟然没有一点出入境的感觉。
国王湖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小城贝希特斯加登旁,靠近阿尔卑斯山脉。这个位于崇山峻岭中的旅游小镇,是德国阿尔卑斯山区最优美的地区。不过我当天的心思集中在下一个景点,那就是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中希特勒的秘境——“鹰巢”。据介绍,当年德国纳粹的头目希特勒,非常喜欢贝希特斯加登小镇这一带的优美环境。最早希特勒常住的地方叫奥伯萨尔兹堡,处于这座山的半山腰,希特勒在这里完成了他反犹太、反共产主义的著作《我的奋斗》,后来,又成了他与情妇艾娃的度假居所。
见希特勒如此着迷这里,1937年,纳粹头目决定在这座山海拔1880多米的主峰上,建造一幢别墅,作为给希特勒50岁生日的礼物,设计理念为“伟大、气派、诡异”。经过6000多名工人13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38年竣工。据传,希特勒非常喜欢“鹰巢”的风景,经常在此接待重要客人,渐渐地,奥伯萨尔兹堡和“鹰巢”成为纳粹仅次于柏林的政治中心。在这里,希特勒签署命令吞并了奥地利,并和其他人一起制定了侵略波兰和法国的计划。
↑通往“鹰巢”的山路险峻狭窄
通往“鹰巢”的山路十分险峻,特别是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曾在上山途中因故两次熄火,全车团友都心惊胆战,不过这其实还不算最险的山路。后来到了半山腰的停车场,按规定统一换乘管理方的观光大巴,继续上行才知道,这一段通往“鹰巢”的山路更狭窄,只能供单方通车,因此上行和下行的几辆车必须统一行动,且只能在一处较宽的地方会车,先到的车辆必须等候。不过,山顶的平台倒是很大的,足够大巴调头了。
↑已是5月中旬,山上仍有大片积雪
↑入口门头上隐约可见1938年的字样
↑阴冷潮湿的隧道
从观光大巴下来,你就可以看到一个有双层铁门的圆门,这就是“鹰巢”的入口。通过入口,进入一个长长的隧道,气温骤降,昏暗中有种阴森的感觉。不过隧道尽头有一部金色的豪华电梯,一次可乘50多人,而且只需41秒就可到山顶。
↑先去山顶的“鹰巢”公园看看
↑用长焦距拉近的国王湖
↑山下小镇的红屋顶和教堂的塔尖
“鹰巢”山顶的风景很不错,顺着山路可以走上前面一个高平台。因为这座山处在德国和奥地利边境,因此站在山顶,既可以看到德国境内的风光,包括镶嵌在山谷中镜面般的国王湖、贝希特斯加登小镇绿荫中星星点点的红屋顶等,也可远观奥地利的风景,有人说天气晴好时可眺望到萨尔茨堡。平台上还竖有一个大大的十字架,据介绍是为了祭奠二战中死亡的人,企望世界永久和平。
↑从山顶公园走向“鹰巢”
从山顶平台下来,就可进入“鹰巢”之内。在通向客厅的走廊里,陈列着一批反映当年这里活动的历史照片,但是文字都为德文,看不懂,只翻拍了一些照片。从历史照片和现存建筑对比看,原来希特勒别墅里的会客厅、会议室等房间还在,甚至还有当年墨索里尼送给希特勒的大理石壁炉,只不过这些都改了用途,成为一家餐厅招待游客的场所。
↑过道内展示的图片资料
↑翻拍的部分展示图片
↑原来的会议厅,现在已成旅游餐厅
稍显遗憾的是,在这个巢穴中,我们除了这座别墅和部分文字、照片外,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希特勒的遗物。后来我才知道,就在半山腰停车场的附近,有一个上萨尔兹贝格文献博物馆,这里实际上是当年“鹰巢”建造前,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生活的旧址附近,这个博物馆里有陈列的文物可看。不过我们的行程中没有这个项目。
“鹰巢”其实就是希特勒在此地的一个私人别墅,说成“秘境”是因为关于希特勒的神秘传说太多了。就在撰写这篇短文时,网上纷纷扬扬传出消息,说是阿根廷一位128岁的老人自称就是希特勒,躲了这么多年不想再躲了,已向阿根廷政府自首。大家在谈论此事时,又把当年希特勒在柏林官府地下室与妻子艾娃同时自杀的事件翻了出来,再次怀疑当年死的是不是希特勒本人。不过历史终究已是历史,阿根廷128岁老人再怎么认真说明,也没能在世界舆论掀起什么大浪,充其量就是多了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