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州之密州,治所曾为郡州治长达千年,是哪里?

消失的州之山东篇(3)

密州是山东古代政区名,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而闻名,而实际上苏轼在密州留下了不仅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所作,这三首词也合称“密州三曲”,而密州治所就在今潍坊诸城市。

诸城地处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要冲,而且历史悠久,不仅曾是密州治,历史上也先后有琅琊郡、城阳郡、胶州、高密郡、安化军等治于诸城。

春秋时,诸城为鲁国诸邑,而最早的县制为西汉初所设东武县,而西汉时境内还同时有诸县、平昌县、横县、昌县、石泉县等县,到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东武县成为琅琊郡郡治,自此诸城为郡、州治所历史长达一千多年。

东汉时,琅琊郡移治开阳(今临沂),而自曹魏开始东武(诸城)多为郡州治所,其中密州设于隋朝,而东武县也是于隋朝改称诸城县。隋朝开皇五年(585年),于东武县设密州,开皇十八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仍为密州治所。

隋及唐初,密州、高密郡曾数次更替,唐中期以后稳定为密州诸城县,五代、北宋、金及元朝也多承袭这一建制直至明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改革行政合并建制以减少官吏,密州废而诸城县隶属于青州府,诸城自此再未成为县级以上建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