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法需要笔笔中锋吗?大可不必!

“笔笔中锋”以及“楷书是草书的基础”之论,如今最盛,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进入宋·姜夔《续书谱》第五章:

写书法需要笔笔中锋吗?楷书是草书的基础吗?

用笔之秒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此皆后人之论。』

姜夔说,用笔要像弯折钗股,要像屋漏痕,要像锥画沙,要像墙壁裂缝,这些都是魏晋以后的说法。

那么,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和壁坼是什么样的呢?

『折钗股者,欲其曲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者,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

是这样的:折钗股,就是笔画转折处如金钗被掰弯;所谓屋漏痕,就是笔画如雨水漏过屋檐的痕迹;锥画沙,就是如锥子画过细沙而看不出起止;壁坼,就是看不出有安排布置的痕迹。

紧接姜夔又说了一句:“然皆不必若是。”但是,没有必要每字每笔都写成这样。不这样,那怎样?

用笔之法

『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皆有三折,一“丿”又有数样。』

要这样:笔正笔锋就会藏在笔画里面,毛笔与纸面垂直为正;笔偃笔锋就外露,毛笔与纸面不垂直或卧或倒为偃。

毛笔或正或偃,笔锋忽隐忽现,这样笔下就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只要笔锋能常在点画中央,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都不会有毛病。

所以,一点一画,都要有三转,一撇一捺,都要有三折,一个“丿”又有多种式样。

写书法需要笔笔中锋吗?大可不必!

正笔即中锋,偃笔即侧锋,或正或偃即中侧互用。

虽然如此,但“常欲笔锋在画中”一句说明:中侧有主次占比。笔锋在笔画中央即正笔中锋,常在即经常在,也就是说中锋比侧锋的占比多。

而“转”与“折”都是在调整笔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就是这个意思。

点画呼应

『一点者,欲与画相应;两点者,欲自相应;三点者,必有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起、两带、一应。如“口”,当行草时,尤当泯其棱角,以宽闲圆美为佳。』

意思是:有一点的字,要与画相呼应;两点的字,两点要互相呼应;三点的字,一点起势,一点带下,一点回应;四点的字,一点起势,两点带下,一点回应。

如有“口”的字,写行书或草书时,不能写得有棱角,以宽舒圆美为妙。

这里不光单指“口”字,而是如“国”、“同”、“司”等含有方框的字,以及含有折笔的字,应该写成如下图米芾《烝徒帖》中的“过”、“功”、“省”、“闻”、“兰”等字那样宽舒圆美。

不取巧折中

『“心正则笔正”,“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皆名言也。故不得中行,与其工也宁拙,与其弱也宁劲,与其钝也宁速。然极须淘洗俗姿,则妙处自见矣。』

意思是:“心正则笔正”,“意在笔前、字居心后”,都是至理名言。所以写字不可采取折中的方式:与其求工,宁可守拙;与其软媚,宁可粗劲;与其迟钝,宁可快速。然而必须极力洗除俗气,方能显其妙处。

何谓折中?

就是鲁迅《无声的中国》写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什么工整不工整的,有个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就是书法中的折中。

我想到明末傅山的一句话:“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是不是抄袭姜夔的?两句话太像了。

当然未必是抄袭,因为今天的学者抄袭后都说自己是致敬先贤,也许傅山是在致敬姜夔,哈哈。

执笔与字源

『大抵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意思是:执笔要执得紧,运笔要灵活,不要以手指运笔,当以手腕运笔。执笔的是手指,手指不管运笔;运笔的是手腕,手腕不管执笔。

古人也喜欢啰嗦,后面一句就是正确的废话。

『又作字者亦须略考篆文,须知点画来历先后。如“左”、“右”之不同;“剌”、“刺”之相异;“王”之与“玉”;“礻”之与“衤”,以至“秦”、“奉”、“泰”、“春”,形同体殊,得其源本,斯不浮矣。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深浅长短,使谓纵横牵掣,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岂偶然哉!』

意思是:写字的人,也要研究篆书,弄清点画的来历先后。

例如“左”、“右”不同,“剌”、“刺”有别,“王”字与“玉”字,“礻”旁与“衤”旁,以至“秦”、“奉”、“泰”、“春”等字。

这些字的草书字形差不多,而篆书结体各异,能找到它的本源,便不致浮泛无根。

孙过庭提出执、使、转、用的法则(这个在之前讲《书谱》的文章中详细说过),绝不是随便说的。

上面的例子在草书中相似程度很高,有的只是多一点、少一点,多一笔、少一笔的区别,很难分辨。

针对这个问题,姜夔没有让研究楷书,而是让研究篆书,说明:草书与楷书的关系不大,抑或是楷书不是草书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