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看《丁中报》201811期
【往期回读】
【阅读提示】
开发校本教材,培植家乡情怀——我校《江都地方巡礼》新书见面会略记
学习新条例 展现新作为——我校党总支举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会(少华)
市局周应华局长调研我校高三教学工作(少华)
市教育局视导我校(国彬)
追踪课堂教学过程 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玉明)
培养有家乡情怀的人(刘立忠)
校本·乡土(梁明院)
往事述怀(上)——丁中求学琐忆(陈锡瑾)
质本洁来还洁去(王迪)
读“乐府”宜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许阳)
最遥远的路(武婷)
简单的快乐(秦业)
筝语曳落(袁兴宴)
欢迎阅读!
友情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开发校本教材,培植家乡情怀
——我校《江都地方巡礼》新书见面会略记
冬阳灿烂,欢乐融融。11月10日,我校举行校本教材《江都地方巡礼》新书见面会,来自扬州文史学界的近20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称赞该书填补了我区校本教材、乡土教材的一项空白。
“这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情感厚实、别有风格。”翻阅这本散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江都历史文化专家库成员顾仁、柏涛等欣喜不已,称赞这是记录江都乡土风貌不可多得的著作。顾仁认为,《江都地方巡礼》把江都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融为一体,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深厚的家乡感情。柏涛称赞,这是江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新之举,有利于乡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从小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
“书里选用了我的一篇稿件,我感到很荣幸。”座谈中,年近八旬的何仁坤激动地表示,作为一个“老丁沟”,很有必要将丁沟过去的风土人情记载下来,“这些东西现在不总结归纳,不记录保存,今后就会失传。”“磨刀不误砍柴功!”小纪镇文联副主席花善祥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文学教材,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也能提升学生阅读、写作的水平。在外工作的丁中1986届校友陈大春认为,该书带给身在异乡的江都人浓浓的乡味,“每当打开这本书,就相当于踏上了回乡之旅。”市作协会员葛秀兰羡慕道:“丁中的孩子们何其幸!今后无论他们飞有多远,通过这本教材的指引,定会为故乡的过往驻足回眸。”
世界即课程,社会即学校。“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要做好核心素养提升。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家乡情怀。”校长刘立忠介绍,学校开发这本校本教材,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将来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何职,心中总有一个永志不忘的名字——江都,这个养他育他的家乡。九三学社江苏省文教委副主任梁明院表示,该书的出版体现了文学的无边性与教育的无边性,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留住乡愁留住根。
与会的还有江都日报原副总编曹义田、扬州诗歌学会副会长曹利民、江苏作协会员栾碧军等,以及我校老师何玉明、滕国彬等。
据了解,《江都地方巡礼》是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梁明院、刘立忠作序,张广祥主编,广陵书社出版。该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以史话的形式,追述各个乡镇的历史,从语焉不详里探寻历史的真实;后一部分以游记的方式,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在断井颓垣处唤醒沉睡的梦影。涉史力求详证性,写今务求现场感,致力在史家之笔与萧散之风间寻求适合学生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目前,该书已经发放到高一学生手中。